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上宅村沦陷记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黄汉文

南塘镇上宅村位于内湖至南塘公路的西南侧,距镇政府所在地(南塘圩)四公里,先祖为了安全,在清道光年代建了围寨,墙高约五、六米,国民党时代,村前有一条宽几米的可通往县城的泥土公路,虽是崎岖不平,在当时还算交通方便。背后靠山,可以说是安营驻军的胜地。正因为有这些特点和优势,所以被日寇侦察看中,在一九四五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早饭后,村民正准备出工时,突然一大队日军,约四五百人,前面以骑兵开路,浩浩荡荡向村挺进,当时全村有四百余人,久闻日寇野蛮兽性,害怕其杀害,一时似惊弓之鸟。三十六计逃为上策,各家各户有的携儿带女,背老扶弱,有的牵着耕牛,争先恐后,弃村离家,逃至山野,这时正值春寒季节,村民只有随身穿的衣服,而一碗一筷一粒粮食都来不及拿走,有的到野外偏僻处露宿,有的到邻村投亲靠友,只想暂避一时灾难,候三几天后,观其动态再行打算。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腐败,对日寇毫无抵抗能力,闻日兵胆丧,没有放一枪一炮就逃入山区,使这个村庄惨遭其害。村民全被赶出,成为有村不能回,有家不能归,有屋不能住的难民,家中储存度生的粮食被鬼子当饲料喂马,生猪三鸟被杀光,眠床桌椅家具,甚至楼棚杉木楹板都锯下来当作燃料焚毁,坛坛罐罐被砸烂,全村惨遭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劫难,男女老少哭声震天,此情此景罄竹难书。

随着时光的流逝,十几天过去了,村民观察其动向,预计日军在三五十天内不会撤走,为求生存,又能兼顾地里农活,各家各户各显神通选择离村较远的野外偏僻处,在竹木树林底下搭盖草棚为家,垫地板为床铺,砌土灶为炉具,以地里未成熟作物及野菜度生,住着“日出晒日影,下雨听水声”的草棚,过着“惶惶不可终日,度日如年”的日子,一旦如有人发现日兵走近草棚方向,就互相呼叫,象躲瘟神一样,向远处山上逃跑,有的跌得一身伤残,叫苦连天。在地里劳动,也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提心吊胆,左盼右顾,害怕被抓去当挑夫,村民若路过村边,也不能交头探脑,否则必惹来追赶毒打,这些村民象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生长在这样社会的难民有如丧家之犬,有谁可怜呢!

日寇为了巩固其阵地,便于指挥东南沿海一带驻军,把该村设置为司令部的驻地,专门抓民工修建交通设施,筑路架桥,架设电话,安装照明电灯,村前村后大片耕地被霸占为菜地及养马场,抓民工为其种菜,在距村十公里远的五峰山建筑隙望哨,驻扎一定的哨兵,同时又开挖防空洞,筑战壕等。

当日军知道其末日时,为防袭击,保护自身安全,却想出一套骗人的办法来迷惑群众,利用木板制钉木箱,装上石头和砖块,用马车运输,民工肩挑,排列成队,前后由日兵全副武装押送,多次返往,威风凛凛,俨然吓人,使人们误认是调兵遣将,是运输枪支弹药,准备打仗,扰得人心惶惶,寝食不安,女人求神拜佛保平安。

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人们过着难以煎熬的日子,谁能料到日军末日降临,在当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凌晨,正当人们还在酣睡中,万籁无声的时刻,全村日寇全部逃离,整整过着五个月零二天的“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的村民,一时云散月明,翌日天末亮,日寇逃离的消息象雪花一样,飞遍野外各草棚住处,顷刻间,人们的欢呼声如雷轰动,打破了沉寂的夜空,家家户户喜得回村团聚。

后来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军战败,日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批驻在上宅村的日兵,有的跳海自杀,有的当俘虏,他们落得这样的下场,受到应有的惩罚,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五十五年过去了,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国五十一周年,继香港回归之后,又迎来澳门回归的盛事,一桩桩的喜事,体现了国家的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对上宅村这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常引起老年人的回忆,以当年惨况和今天幸福生活对比,感慨万千,无不称赞党的英明领导,都认为要教育后代子孙,不忘过去历史,同时更要珍惜今天稳定的社会主义生活,为祖国进步,繁荣昌盛,为早日实现台湾和平统一,多作贡献。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