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石寨春秋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梁水良

石寨,一部用石头写就的历史;

石寨,一个垒筑传说的古村落;

石寨,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

走进石寨,古风扑面,如同翻阅一本神秘的古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陈传康教授专程考察了陆丰南塘华山和大安石寨村后,欣然题词:保华山,救南塘;扬石寨风,发展文明社会。

固若金汤名不虚

前有螺河蜿蜒,北有群山耸峙。平畴百里的绿野中,几座小山冈绵绵相连,酷似一只趴着的狮子。一座古寨静卧其上,与北面的千年安陆古县遗址环珠寨遥遥相望这便是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

石寨村是黄姓集居地。座东向西,依山而筑。有着鲜明的古代农业文明和岭南地理文化的特征。从建筑的整体格局,到安全防卫设置,石寨村都堪称一个奇迹。

寨墙周长约700米,高10米,基础部分南石板垒砌,足有3米高,上部分用三合土夯就。墙宽4米,墙体3米以上分内外墙,内外墙之间有2米宽的“马路”。外墙遍设碟口和炮眼。分设东西南北四门,距城门四十米处两旁各设墙头堡。自生自长的平抛(音)诗意盎然地倒悬城墙上,不但让斑驳沧桑的墙体呈现绿色的生机,而且还起了保护的作用,这正是几百年城墙不老的秘诀。

西门城墙上方,嵌着一方石匾,上书“石城”的两个漆金大字,系黄氏先祖手迹。据说,当年黄氏先祖认为村名称寨,毕竟嫌小,担心子孙因此在科场上被主考官瞧不起而落第,故改为“石城”。

城内居民,一路依寨墙走势呈圆形而筑,一路依山势高低而建,层叠有序。两路中间一条依山势而筑的主村道环穿全村,次要巷道与主巷道两端相连,构成庞大的村道网络。民居建筑结构大都属“三间过二伸手”,通俗而实用。处在同一样层面的房屋,分列两边,门当户对,巷道的两端筑有院门,与环城巷道相连,俨然成了“城中城。”若遇外敌或盗贼闯入,两端院门关闭,自可“瓮中捉鳖”。

在寨内制高处的巷道旁,有一通体漆黑巨石,上钝圆下肥硕,状若蜘蛛。仔细观察周围巷道的走向,可发现周围巷道都以蜘蛛石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性纵向分布,横向的巷道又交错穿过纵道,使整个寨在布局上呈现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据说此寨属蜘蛛地,故成此局。

位于山顶上的南门与东门相联相通,南门置于寨内,过南门向左拐走数步便是东门。东门之上有小楼名叫朱紫楼,大概是寓意紫气东来吧。楼上左右门将两端城墙联接,地面两侧有台阶通往楼上。楼上楼下各有一幅对联。在封建朝代,只有皇宫皇城才能开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将南门隐于寨内,既达到开全四门的目的,又不致触犯皇威,足见石寨先人的聪明睿智。南门楼上置魁星爷祠(文昌爷),每年正月村里要举办隆重的祭拜活动,还举行麒麟烟花表演,煞是热闹。

东门外是一片开阔的山地,出东门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空地另侧是陡壁,如一座山被削去一半,故易守难攻。

石城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亦可谓一绝。

留心脚下走过的巷道,石板下隐约可见又深又宽的排污暗渠。因山势呈螺旋状。各暗渠由高到低汇入环城巷道主暗渠,再流向寨外直通鉴湖。全部以条石铺砌的巷道,清理下水道淤塞极为方便。

暗渠不但是排污设施,还是秘密通道,渠内可匿藏数百人马,非常时期,若城寨被围时还可派人由此道秘密潜出,向外通风报信。

明清时,海陆地区倭寇山贼祸害严重。传说,有一次石城被倭寇围困达一个多月,倭寇强攻不破,便妄想用断水断粮的方法迫寨人就范。有一天,倭寇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有妇女在城内高处晾晒鲜鱼,还有湿淋淋的衣服挂满了竹竿,知道寨内粮食水源充足,遂无奈撤走。“退兵之计”据说来自黄氏祖母,她命族人乘黑夜由暗渠潜至鉴湖捉来塘鱼,第二天又将塘鱼和用尿水弄湿的衣服一同挂至寨内高处。

村人有一种说法:蜘蛛石周围三百米无蚊蝇。那么蚊蝇是让蜘蛛吃了吗?当然不是,其主要原因:一是寨内居民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二是寨内有通畅排污系统。

以现在的标准衡量,石寨村的排水和防御系统仍是一流的。几百年前,有如此先进科学的建筑构想,先人的智慧超乎想象。

自然人文两相宜

石寨人于明末崇贞年间到石寨创基(1641年)。从石寨村的选址,可以看出石寨先人对“风水”是颇有考究的。

熟谙“风水文化”之道的石寨先人,自然懂得“吉地不可无水”的道理。旧时,在石城的周围有几处泉眼,水流四面环绕缠护,形如“冠带”之势,在“风水学”中,这种水势称为“金城环抱”,被视为大吉的格局。更妙的是让所有的水流都归于鉴湖,于是便有了“四水归湖”、“鉴湖出涨”、“象鼻击湍”等令人称奇的自然景观。

“文房四宝”,常村人津津乐道。

所谓“文房四宝”,是将建筑融于自然之中,组合出这样一幅景观:远处位于陆丰河西境内的法留山峰当“笔”,阡陌交错的竹坑洋成了一格格的“纸”,再加上校内:砚山当“砚”,鉴湖作“墨”,案山成桌,构成了笔、墨、纸、砚、台的意象,喻示天赐文宝,象征人文昌盛,人才辈出。石寨黄氏先祖、曾任梧州知府的黄德星举人所撰写的校联:“法留峰高永作吾侪笔架,鉴湖波暖长供我校砚池”,字迹至今犹存。

读地方志或游历文化古城、名山大川,几乎都看到“八景”“十景”之说,“一自高人成八咏,城头怀古耐题诗”,“八景现象”早已成为古往今来区域景观的“保留节目”。石寨黄氏先祖、进士爷黄易就写有《海丰八景》诗四首传世,其中《银瓶飞瀑》更被方家赞为山水诗之佼佼者。

小小的石寨,不知何时也有了“八景”,而且有内外“八景”之分,都有诗咏流传,这在农村是极少见的,从中可以看到石寨村善于与主流文化接轨的人文传统。

内八景:大树银王、魁亭夜月、蜘蛛结网、龟山列案、象鼻激湍、四水归湖、仙人古迹、留峰倒影。

外八景:龟山列案、鉴湖出涨、澳港归帆、留峰倒影、仙人古迹、马鞍张图、蜘蛛结网、九龙弄尖。

徜徉村寨内外,探寻古迹遗存,低吟浅唱“八景诗”,细细品味,脑海里翻动起一幅幅美景,诗意盎然,其文化意蕴,其视觉美感,匠心独运,令人叹服!

旧时的石寨村,文化娱乐颇热闹。设有四间乐馆,三班戏曲,一班皮影,一班虎狮。据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县戏团需要乐手时都会事先到石寨挑选。1964年,在汕头乐团当笛子吹奏师的石寨人黄宽柔被抽调北京参加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的演出。

原油尾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周波,这位对海陆丰地方文化颇有研究的老人,向记者介绍了石寨村已失传的民间舞蹈《喊吃茶》–该舞蹈取材于海陆丰正月十五请“吃丁茶”的传统习俗。按例,去年谁家添了男丁或是娶了媳妇,都要置办酒席宴请左邻右舍。谁家请的人越多就表示来年年运越好。舞台上,二十名妇女,头上梳着闽南妇女的头式,穿着镶边对襟上衣,脚趿木屐,模仿站在石板巷道上争请“客人”的情景,木屐踩在石板道上,咣咣作响,随着石板的高低不平,声音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大声时而小声,节奏感极强,采用唢呐伴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出一幅邻里和谐画卷。

励志崇文毓才贤

这是个盛传不衰的传说:

清光绪乙酉科,四位石寨学子随带二位书僮往惠州府参加府试。放榜时,满榜12人中竟有6名石寨人,四文、一武、一贡生,占了“半壁江山“,引起轰动。但怎么又多出两人呢?原来两书僮凭着平时侍读时的耳闻目染,偷偷参加了考试,又居然都榜上有名。有好奇者询问书僮曰:石寨有多大?答曰:寨外6万人,寨内不曾入。其实,这只是书僮的信口开河,生怕因地偏人稀而被外人瞧不起。其实,至解放初,石寨内居民还不足千人。“惠州府试居半榜”的美谈遂流传至今。

石寨村重视耕读和“伦理教化”,追求读书——科举——仕宦之路和儒道伦理精神养身齐家。明清时曾出过三进士,七举人,有“文墨乡”之誉。雍正二年,黄继隆于甲辰科(1724年)中举,授山西太原府繁峙县知县;乾隆十八年,黄振聚(字德星)于癸酉科(1753年)中举,广西柳州知府雒容县连续六任知县,后晋升为全州刺史。授知县之职的还有黄良享、黄竹衍等人。还有在嘉庆申酉科拔贡兼中举,后加入国子监渎书的黄景才;有在道光丙午年获得举人学位的黄观澜;曾被评为国学优秀生的有黄恭京、黄俭景、黄证欣;有赴省科考名列第三的黄恭景。中举未授官职的有黄继盘、黄财放、黄象家等。自嘉庆至道光的五十多年,该村的太学生共98名,至光绪初期考取贡生、廪生、庠生功名的,不胜枚举(《陆丰县志》乡贤榜多有记载)。

石寨村人才辈出的秘诀何在?除诗礼传家的风气熏染外,还在于石寨建立了一套寨内会考的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清代,不足千人的寨内设有16处书塾,这些书塾的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寨内会考,第一次选出20位优等生,享受“儒租补贴制”,免费就读;第二次会考再从中筛选出10名,每年另南族内提供6担稻谷奖励;第三次即是参加由府衙主办的乡试,考中者每年另享12担租谷的奖励。一些困难户受之影响,也迫不及待地送子女入学,读书形成热潮。这种层层选拔的机制基本吻合了科举制度的选才模式,再加以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奖励,所以,石寨学子在乡试、府中试中成功率都很高。可以说,这也是完善的祠堂功能的体现,正如清雍正皇帝在《圣谕文训》中所说:“立家庙以蔫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文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

另外,黄氏族人对凡是考上进士、举人,乃至秀才者,都有为其建造石旗杆夹的风俗,以显示尊重人才,激励后进。旧时的石寨村城门外广场,林林总总竖立了28座各式各样的石旗杆夹。每逢节日,旗杆上升起绣有各种功名的旗幡,蔚为壮观,成为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可惜这些石旗杆夹在文革时已被毁弃殆尽。

古村重教代代传承。有一件事至今仍传为美谈:五十年代,该村一农妇,靠守着一亩大蒜地、三只老母鸭,五株黄皮枣树,硬是供儿子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毕业。

如今的石寨学校在陆丰地面仍是赫赫有名,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陆丰市首批一级学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学校之一。学校“三风”建设好,师生在省市各项竞赛中屡次获奖,外村甚至邻镇的学生都争相入读。

有人作出一个统计,说石寨村有“五多”:老师多、医生多、大学生多、“吃政府饭”的人多,在外经商的人多。据统计,该村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知识分子200余人,全国重点高校在读大学生12人,其中有北大博士生1人;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约428人,副股级以上干部46人,在深圳特区经商约400人,在港澳台约860人。

忠贞厚报荫乡梓

被清廷赐建“忠贞祠”的黄易与石寨村息息相关。黄易(16301677),字子参,号苍潭,石寨黄氏开基三世祖。清顺治十三(1657)年丁酉科举人,清顺治十五(1659)年已亥科进士,初授福建归化县知县(即今福建宁化),曾任京都龙池书院教谕。

黄易任上,颇头实绩,兴文字,息词讼,清正廉明,士民称颂。他还敢于针对清廷的“迁海令”冒死向皇帝上书著名的《奏开界疏》,为民请命。但黄易的赫赫声名来自于他在面对两次叛逆时能保持对朝廷的忠诚。

康熙初年,面对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三位汉王拥兵自重的威胁,康熙帝开始了撤藩之举,引发“三藩”之乱。耿精忠在闽反清,地方官员纷纷归附。黄易不愿附逆,遂在县署壁上题下心志:“一日在天之间,取义成仁,无负所学,无负所志;百年存忠孝之念,致身竭力,不忘乎亲,不忘乎君”。丁巳五月,以孤忠幽愤,卒于福建三山旅舍,志业不遂;闻者悲之。康亲王暨闽抚特疏以闻,奉旨:黄易两经逆变,不甘从逆,忠贞深为可嘉,著从优叙具奏。部复:奉旨赠福建按察司佥事,遣官祭葬。(见《海丰同治志》续志下卷人物篇)。

孤忠而卒的黄易,不但赢得身后哀荣:乾隆二十九年奉旨立传,编入清史,赐祀京都昭忠祠,又奉旨建于陆城忠贞祠,享春秋二祭;而且为黄氏家族遗下丰厚的“政治遗产”:荫封三代。康熙六年其父黄致健授封为文林郎福建汀州府归化县知县,其子于康熙九年荫授山西太原府繁峙县知县。随着黄易开启的“政治大门”,入仕的黄氏族人渐多,他们谨记祖训,清廉为官,忠贞报国。清圣君康熙皇帝曾为其写赞联:职任花封清廉克彰乎庶事,才堪良吏慈惠允著于当官。

但黄氏家族为什么后来能迅速成为富甲一方的巨族呢?这事还得从康熙年间闽籍人曾任丞相的潘锦说起。据传,黄易在归化县任职时,有一次任乡试辅考,他从落选者答卷里发现一份署名为“潘锦”的考卷:字迹苍劲有力,立论新颖,颇有大气。在他的据理力争下潘锦终于“咸鱼翻身”,主考同意录取。这对于屡考不中而年纪不小的潘锦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惜才的黄易事后还把潘锦请至府上,鼓励他蟾宫折桂,并亲予辅导。自此以后,潘锦更加发愤攻读,后来果然高中。

后来,官居丞相的潘锦,成就了黄氏家族的“财富”——黄易的子孙们靠着潘锦的特权取得免税专卖海陆沿海食盐的生意。明清时的海陆丰沿海所产之盐,质优价廉,畅销国内,各地盐商蜂拥而至。黄易的侄子黄继显利用发达的螺河水运,用大船将盐货运至螺溪,然后由陆路分销各地:一路是经紫金转入东江至广州;一路北上直入江西。

贸易造就“暴富”,“暴富”促成建设。明清两朝,设城筑寨成风。除了修筑石城外,黄易的侄子还在距石城二公里处的石窿崆山脚下筑起了宏大规模的城寨–新寨。据说该寨前后建了18年的时间,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耗资之巨,令人惊叹。另外,他们还有朝廷授封的大量田亩,租田近有陆丰城东、河东、河西诸镇,远至今天的海丰县梅陇。他们还在距新寨不远处建了一座灵泉寺,完成了旧乡村必具的“学堂、祠堂、庵堂”配套体系。

旧祠今日拂新风

龙山脚下,闹市街头。

位于陆丰市东海镇东风区丁厝巷22号的忠贞祠,坐东向西,占地1300多平方米。面前建有照壁,左右建有护祠。分前后祠,中间有一天井,后祠置有黄易塑像。凌罗绸缎下,红爷绿爷分列两边,为其捧砚递笔,煞是威风。建祠时海陆丰尚未分拆,但东海埠已设学宫,故设忠贞祠于此,大概是为方便文武官员拜祭吧。每逢节日及春秋两祭,清廷历任官员必到忠贞祠拜祭,且一到迎仙桥,文官必落轿,武官必下马,然后步行前往,以示敬重。

旧时的忠贞祠还成了陆丰黄姓会馆,又是黄姓学子来龙山读书求学的宿舍。上世纪六十年代,忠贞祠被政府当成公产房出租,直至2002年才归还石寨黄氏后人。目前,重修忠贞祠的工程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在整个封建时代,由朝廷颁旨而建的“一府三家庙”成为陆丰“四大家族”显赫地位的标志。“一府”即高田埔余圣言的“蟠金龙府”,“三家庙”即是指石寨的黄家、博美的洪家、大塘的卢家。

漫步祠内,顿生旷古思幽之情。满屋的空旷肃穆,满墙的斑驳沧桑,惟有那石柱百年来忠实地托举那沉甸甸的辉煌历史。

祠堂有私祠、宗祠和家庙之分。石寨人(包括新寨)“三祠”兼备,足见当年的显赫。私祠者,是某氏一支派系所建的,往往称某某公祠,如新寨的黄氏宗祠。宗祠者是指那些同姓而不论派系所建的祠堂,如石寨的外祠。家庙是官宦人家建的祠堂,如石寨的内祠。据其族谱记载:“三祠”中共挂有48块牌匾,其中有多块是钦赐的。其中还有一块题有“父子文魁”字迹巨匾,为表彰父子两人皆中举人而授。可惜如今只剩挂于家庙的一块。

深受“祠堂文化”影响的石寨人,至今保留着依古制进行春秋两祭的习俗。到了这一天,在外经商工作的石寨人,就连出嫁的女儿家,甚至海外宗亲都要赶回来,带着祭品朝拜先祖,在拜祭的三天里,村里还邀请地方戏团在村里的古戏台上唱演,村人围观喝彩,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

秋祭在石寨大宗祠进行,春祭在新寨的黄氏宗祠举办。其仪式与内容自清以来基本保持不变。有一套既定的仪式,事先选学行优秀的生员当乐舞生,文武各一队,一般32人。另选文行兼优,仪表端庄、声音洪亮的“文人”10人为赞礼生。祭后,按功名高低给参加祭礼的人分不同品种、份量的胙肉、粉饼。另外,凡年届五十或具秀才身份以上者均可在祠堂吃三天。在三天里,既可总结村里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又可对来年族务作大体的安排,这颇似今天的“团拜会”。取消科举制后,规定凡年届五十或具高中毕业身份者均被请至祠堂聚餐。

如今的春秋两祭已被黄氏后人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譬如,村人借此讨论家乡的发展,捐资公益事业,造福乡梓。为了敦睦族谊,增强外出宗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家乡的公益事业,在陆城和深圳以及香港等地工作生活的石寨人还分别组织了联谊会。在他们热心筹划下,先后筹资为家乡修建了校舍、村委办公楼、水泥村道、戏台和4间标准化公厕等公益项目。目前,修葺忠贞祠、修建鉴湖公园、安装村道路灯等已被他们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1月竣工通车的新石南公路,连接新寨–石寨–南溪,全长3.5公里,路宽12米,是一条具有农业水利综合功能的现代化村道。该公路由外出经商乡贤捐资700多万元而修建。

附记

关于石寨名称的来由,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该寨主要用石料建成,故称石寨;一说此寨最先定居者系石姓人家,因而名叫石寨。至于该寨何时由何人所建,同样存在争议。传说中的建城碑记已不见踪影。据说,黄氏到此开基时已有石寨之名,是否筑有寨墙则很难考证。在封建社会,大族人家常常筑寨自保,聚族而居。如此宏伟工程靠不同姓氏焉能同心协力筑就?记者认为一种说法较可信:黄氏开基祖初来时已有乡寨雏形,但不成规模,顶多是个土寨,后来随着外姓人的逐渐迁移和黄姓族的迅速崛起,最后才南黄氏族人修垒了遗存至今的城寨。

石寨原是杂姓居住地,占主要人口的有石、谢、陈等姓,其中谢、陈两姓在此定居时的谢衷寅、陈芳胄中过进士。石姓一族据说后来迁至红海湾田墘墟,当年石姓族人在北门所建的“石公爷庙”至今仍存遗迹。谢姓人家据说迁至距石寨西北面不远处的谢厝前定居,此说仍存争议。至于陈姓的去向却不清楚。据传这与当年陈氏进士爷卷入科场舞弊案有关。其他家族纷纷迁走让给“后来居上”的黄姓族人,原因何在?未有定说,不过,“后来居上”的黄氏族迅速成为当地炙手可热的望族却是事实,这与一个著名人物有关,他就是——黄易。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