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甲子待渡山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20 发布者: 字体: | |

刘洁瑜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待渡山又一次在晨光中醒来了。站在待渡山上,俯瞰海面上波光点点,归帆片片,夜捕鱼的渔船在突突声中靠岸,码头上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买卖着渔船运来的鱼货,喧闹、繁华中映衬着远久的兵荒马乱。望悠悠蓝天,海鸟飞翔啼鸣,一声声唱不尽往昔的英姿忠魂,一句句诉不完历史的沧海桑田。

悠悠进食亭

待渡山下进食亭,是一座四角四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凉亭,古树掩映间呈现一种古朴的风姿。亭中间有一石皇帝像,上面刻着一少年戴着王冠站着,这便是宋朝的皇帝赵日正;旁有一人身着官服、手执谏笏作揖的就是陆秀夫。

甲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富人范良臣的邻居养了一条全身乌黑发亮的“哑狗”,这条狗从来也没开口吠叫过,整天目光炯炯地坐在门口晒太阳。有善于相狗的人告诉良臣:此狗能识贵贱,一朝开口吠叫,所吠之人必定至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艘船悄悄地靠了岸,从船上下来一行人行色匆匆,仓仓惶惶躲入待渡山下。当他们路过范良臣家时,邻居家的黑狗突然开口狂吠起来。“哑狗”开口,这让有心的范良臣诧异了。于是他连续三天前往待渡山进食,犒劳三军。这使逃难至此的宋帝昺惊魂稍定,因而赐封良臣为承奉郎。范良臣为感君恩,在待渡山石上勒宋帝及丞相陆秀夫像,并刻下“君恩似海”四个大字。

传说毕竟是传说,是否真有那么一条能识贵贱的“哑狗”,我们无法得知。但宋帝赵昺的脚步确确实实曾经踏上甲子,而范良臣也确确实实曾在待渡山下进食,因此明朝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烜建进食亭纪念。在这里宋帝昺被甲子人民亲切地称为“石皇帝”公,并且几百年来在甲子这片土地上享受着中国历代皇帝没有的鼎盛香火。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他的“寿诞”,这一天,甲子的善男信女就会络绎不绝的前往进食亭进香。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他由“君”变成了“神”,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君”或“神”来顶礼膜拜,当这位落魄的国君踏上甲子这片土地时,善良而勇敢的乡亲们自然而然地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时至今日,甲子四乡六里的乡亲哪家的孩子难带难养,就会带到“石皇帝”公的香炉前,给他系上肚兜,认“石皇帝”公作干爹契爷,让“石皇帝”公庇佑孩子们。

耿耿忠烈心

宋帝逃难时,各个地方都有许多爱国人士揭竿而起,为大宋复国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如广东新会的伍隆起,同时期的甲子英雄的人物还有郑复翁。郑复翁是甲子渔人,宋帝昺逃难到甲子,元兵追杀赶来。这时,郑复翁椎牛誓众,率义军攻袭元兵,夺其兵船多艘。于是宋帝封郑复翁为前锋都统,扈从至崖门,不幸遇到飓风,舟覆身亡。宋帝赐溢为“义烈”。

陆丰竹枝词中有一段就是专门写郑复翁的:“待渡山前仰大风,谁知渔父即英雄。当年义烈同文烈,千载何人吊复翁。”可以想像复翁率军攻袭元兵时,为民族,为国家而战的那股豪情壮志;也可以想像惊涛骇浪中,即将舟覆身亡的那一刻,复翁心中的无奈和不甘!“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任何一个驰骋沙场,希望有所建树的将领共同的也最大的悲哀!郑复翁不是文天祥,不可能像文天祥一样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隽永诗篇,他只是以一个忠心报国的渔人用自己的身体与狂飙巨浪抗争,与命运抗争,然而最后只能带着满心的悲哀和无可奈何,叹一声“天亡我也!”,轻轻地下沉,再下沉……

知道郑复翁的人很少,甚至有些甲子邑人自己也不甚了解。2006年待渡山进食亭重新修建,本来打算在天后宫旁边修建郑复翁像的,但因经费问题而搁浅。作为一个地方的历史人物,真希望郑复翁的爱国精神能够得到大力弘扬,让人不再喟叹“千载何人吊复翁”了!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