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代笔”退出历史舞台的一项职业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9-08-15 发布者:liang 字体: | |

吴志跃

 

今日,万里之外的游子下机后一个微信发来:“平安到达”。即时、免费的把信息传回来。由此想到四十年前,笔者还是童年的时候,亲人、朋友之间要传递一件信息多麻烦:一般的,大众化的是书信(平信),比较重要的用挂号信;紧急的用电报;对方是在机关工作、领导阶层的才可挂长途电话,这一类是很少的。这三种方式的通讯都要在邮电局的营业厅进行。挂长途电话其实就是跟今天我们打电话一样,但应注意前面加了个“挂”字。意思就是挂号排队,要等多长时间?说不定。邮电局能拨长途电话的线路是很少的,全县也就只有二组,或者四组,也就是说全县上至党政机关,下至企业、门店、学校、各乡各里的上百万老百姓,能同时使用的只有几部电话。若遇上级召开电话会议,整天被占去一组线,这长途电话就更难挂了,有时整日都排不到;发电报按字计费,印象中好象乘“的士”一样,起步价多少,然后按字数收钱,一个字四分。邮电局的工作人员会帮顾客把文句写得最简明,比如“母危速归”,这一类最多,还有做生意的也用到电报。简明是起草电报的原则,一要简,二要明,把事情说清楚,不能简到对方不明白或误读。在笔者读中学时就曾碰到考试时用几百个字介绍一件事,然后要求起草成八个字以下的电报这样的试题。挂号信是比较重要的信件,一般在信封上还写上“某某人亲收”的字样,平信每封邮费八分,挂号信每封是二角。平信送达就好了,挂号信和电报收件人要签收。跟现在的快递一样。

代笔,主要是服务于平信。以笔者童年时代为背景,那时上了年纪的人绝大多数不识字,就是识点字的看得懂报纸、书信已很不错了,要拿笔来写很多人都做不到,特别是农村的老人。但他们又非要与外出工作、参军、读书的亲人联系,这就需要代笔写信了。

在邮电局门前或附近的屋檐下,摆着一张尺把高,一尺见方的特制小桌,桌前用厚纸板写着“代笔”或“代写书信”的小招牌,一张小竹椅,一叠信纸,一支笔另加一个小水壶就是代笔者的全部家当,他们每天很早就来摆摊,没客人的时候看书看报,客人来要求写信的时候先了解,先听这信是写给什么人,也有些客人把出外亲人寄来的信请代笔的念给他听。在清楚今天所写的书信要说什么事情之后,才动笔写信,写好后念给顾客听,有错的再提出修改。顾客满意了,就帮写信封,封好交给顾客,顾客贴上邮票投入邮局信箱,就大功告成了。代写每封信的润笔费是二毛。顾客来写信的内容千差万别,有的是问平安,有的是报喜,有的是叫儿子回来相亲等等;顾客的性格也千差万别,有的静静与代笔者轻声交谈,生怕他说的话让旁人听到,有的是生怕没人听到,嗓门大,还比手划足象唱戏一样。遇到这样的顾客,代笔者很难为情,当时在街上代笔的大多是有文化的老人,而且是家境稍差的,他们认为代笔卖字是很无奈的,因此很低调。街上代笔的还代写房屋买卖契约,热水瓶、脸盆是当时婚嫁时亲友送贺礼的通行礼品,外壳写上铁油的红字主要也请代笔。代笔在那个时代就有很多业务可做,老人在那里摆个摊,一家的生活免强过得去。当时三六九墟邮电局门前一般都有三、五摊代笔。

三十多年过去,需要代笔的东西都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手机就包揽了书信、电报、电话的业务,而且现在社会上人群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代笔这一行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历史了。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