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甲子英歌舞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詹德贤搜集整理

甲子英歌舞,在当地称为“英歌”,意即英雄的歌舞。而“英雄”指梁山泊一百○八员而言,“歌”则指原来边打边唱,以大锁呐伴奏“杨梅开花无人知,乔装打扮下山来”的歌词。“舞”则指脚手舞步。

甲子英歌是以手中旋转一付五十来公分长的坚木棍有节奏的碰击,作为基本动作。列队以画上脸谱的“武畔”二十五人和“花鼓公”二人共二十七人,“文畔”则以化上小生面谱的十二人和“花鼓婆”二人共十四人,总计四十一人为前部,后面加上小戏、演倡类节目。

前部以手握“神蛇”的时迁开道,李逵、杨志、朱贵按顺序排列,以下则排上“武畔”二十一人(花鼓公、花鼓婆四人可以任意行动)“武畔”下面则排上“文畔”十二人。 “武畔”舞动手中双木棍,“文畔”则手提小铃鼓,一上一下,与舞棍同时起落,击出声响。后部主要以化装游行为主。传统节目主要有:《六国封相》、《七鹤归洞》、《达摩渡观音》、《父女会》、《双摇橹》、《双竹槌》、《盲子甘草》等,或再配些丑角、滑稽小出“偷抱猪仔”、“傻女婿上厅”、“公背婆”等总数限制在一百○八人之内。

甲子英歌行列,自始至终由“冬冬冬,冬冬冬”的锣鼓点指挥,由“时迁”开道、指挥,边舞边前进,后部边行边唱,遇到广阔场地,则“逢场作戏”。演舞时,鼓点以一般速度敲击,让队伍整齐、分行,时迁以手中“神蛇”为蹈具,穿梭子队列的中间,花鼓婆(一般都由小男孩扮孙二娘和扈三娘)翻筋斗搭到花鼓公(张青和王英)肩上,独脚站在肩上和头上,用花鼓槌作画圆动作。当他们表演完毕,则由时迁带队合拢、分行,名曰:“穿龙”,有穿双龙和穿龙仔(即分为四行)“献槌”、“削槌”等动作。动作随鼓点的快慢、轻重而变化。一般由慢到快、步子由轻到重,手中旋舞的坚木棍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击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轰轰烈烈、有如冲锋陷阵,现示出粗犷、雄壮、豪迈的水泊英雄特有的气慨。记得几年前浊头地区文化站现场会在甲子召开,甲子英歌专场为会议表演,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当时坐在主席台上的人也激动得频频鼓掌。

甲子英歌的最大特色是贯以“南拳”的特点,大有海陆丰南拳的姿态。举棍击打、肩、背、腰、脚各有分寸、角度、抬步、返身很注重南拳腿功,起、落、背向各有轻重,整个动作概以拳脚化的侧面“庄步走”,逢沟过隙、跃级过门,背以“轻功”,胜似跳高、跳远的田径动作,特别是时迁的动作属南拳中的“战马”以。画眉跳架”的姿势配以“支半手”的“吞吐”而“圆身返肩”以表现。鼓上蚤”的特征。原先的英歌在舞棍击鼓完毕,要分成二十对,各提兵器对打表演,是南派武功艺术的集中表现,比“南派舞狮队”更为壮观,可惜目前由于没有专业队伍而放弃最精华的这一部分。

甲子英歌据说由福建传入甲子门,有少林寺农民起义集训据点被打破以后变相形式的训练之说,又有说是陈洪绶画水浒百。八将的图形的发挥,为复明反清而创此舞蹈形式;也有说是拳馆带徒为练习拳腿硬功而创……世代相传,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运动量之大则是惊人的,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连续舞三天英歌,起码在一个礼拜内腿酸臂麻,无法蹲地,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一种文娱性体育活动。

甲子英歌的另一个特色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好看的脸谱,它既与京剧,粤剧、西秦中的一些净角面谱有相同之处,又比它们更为复杂,显得更有气派。二十五面脸谱互不相同,据当地知名的脸谱艺人李成节、詹德雇同志介绍,脸谱的眉、目、额、鼻、腮等处的造型着色变化很大,大抵用色阶的对比、曲直大细的线条变化,浓淡繁简的对比,二意结合,着重勾勒的笔法以突出人物的性格,显示出水泊英雄的特色。

甲子英歌的装扮又另有特色,表演者脚穿带铃的草鞋,每抬动步子都会发出有节奏的铃声;打上五彩缤纷的绑腿,穿上红裤;上身则穿上自襟环花束袖黑衫(文畔以天蓝色衫),头戴雉尾双龙武生冠;腰插小巧玲珑的和《水浒传》中对得上号的兵器,行动起来十分雄壮。配上粗犷的动作,显得十分古老。传统性很浓,使人百看不厌,这正是它能长久流传下来和获得好评的原因。

然而,放弃了对打的最精华的部分却又显得单调,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要想改变它的这个不足,只有期待组织专业形式的英歌队伍,把海陆丰的南拳技巧配上去,才能更加具有特色。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