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台湾的陆丰客家人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凌 弘 邱顶彩

台湾自十七世纪以来成为先后移民纷至的所在,最多的为福建、泉州人,次为福建漳州人。客家人为第三位。

客家”名称来源,有“客居池多而以为家”之意。说起客家人,大英百科全书介绍说。“客家人是一群生活在华南、福建。台湾、广西和海南的人链,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梅县,而嘉应是他们的中心。早在酉元翁第三世纪时,他们就依祖先传统住在杨子江以北及山东等省汾,他们为逃避鞑靼、蒙古或其他侵略者的搔优避难到了杨子江的南岸。他们不接受外来生活约束,因此只好凭籍多方面的适应能力,不断的战斗与抗拒。他们是中国的‘山地人’,同时,他们语言保持着古代中国话的形式,客家人在广东和广西两省常有突出表现。华南一带最勇敢,最坚强的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中。有许多都是客家人“他们中男人是勇敢的战士,妇女刚是精力充沛的劳动者”。一千多年前,“江夏黄”客家人先祖有诗曰:“骏马匆匆出外方,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客家人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或走官定航道,或偷渡赴台湾谋生、冒烟瘴病毒,开垦台湾土地。至晚期平地开拓殆尽,客家人又以原有垦山丰富的经验,开拓中北部等交通阻隔、“番害”严重的山区地带。客家人冒死垦拓的精神,可以与早期美国人开拓西部情况媲美。从惠州府(包括海陆丰)移民去台湾阿客家人,占客家移民总数的第二位,他们主要分布以新竹县一带人口最多,其次为桃园县,苗粟县等地。其语言以“海陆客家话”为主。据有关史料记载,大约在雍正初年,广东惠州府的陆丰客家人徐立鹏、曾国浩、黄君泰等陆续到达台湾新竹。在台湾新竹县新丰乡徐立鹏的后裔今年八十一岁的徐胜芳说: “我们徐家来这里有两百多年了。最早是立鹏公他们四兄弟一起来,立鹏公在新竹乡,其他兄弟都到别的地方去开垦了”。徐家至今仍保存乾隆年间的古地契,记载徐立鹏花七千五百两银子买下一大块土地的事。在当时、这笔钱实在是一笔很大数字。尤其在早期客家移民中,有此实力的大租户真如凤毛麟角。

新竹县北埔乡八十一岁的姜氏后裔姜重巾是说:“我们姜家原乡在广东陆丰,最早来新竹的是胡凤公”。他说:“他刚来时什么都没有,先在新丰那边捕鱼,以后才帮人家种田”。姜朝凤生七个孩子,食指浩繁,生计日难。所以他们第五个孩子姜胜智,在乾隆四十三年,卖掉在新丰红毛港的产业,带着典当所得的四百七十银元,举家到飞凤山的芎林、竹东一带开垦。姜家的事业,在这个阶段逐渐有了稳固的基础。到了第四代姜秀銮时,姜家终于大放异彩。姜秀銮武艺高强,之后组织团练,担任芎林,竹东一带防番、防盗的任务。道光十四年淡水同知李嗣业命姜秀銮建隘巡防,保护垦户,设立“金广福”垦号。组织了台湾最大的“金广福”大隘。姜秀篓曾兼军功七鼎衔,五品军功观钎。从姜秀銮以后第二代姜殿帮,第三代姜荣华、姜荣富兄弟,第四代姜金火,一连四代相继掌理“金广祸”的事务。据台湾“台湾史研究会”派员来陆丰考证姜氏诅籍渊源时述;姜秀銮之裔孙姜绍祖是清末时期台湾抗日英雄。姜氏客家人,从平凡的移民后裔。一跃成为台湾新竹开发史上贡献卓越的氏族。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初台湾当局放宽对民众赴大陆探亲的限制以后,先祖从大陆渡台的台湾同胞陆续组成“探亲团”、“谒祖团”回大陆原乡探亲、谒祖,大大增进了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和宗亲情谊。台湾的陆丰客家人先后回陆丰原乡寻根、谒祖、探亲的有:

大安镇旱田管区艳墩村姜姓十世祖姜功成于清嘉庆年间渡台,落居桃园县新屋乡,现已繁衍至十九世,约有四千多人。一九八八年初十七世姜××先生、十八世姜令方先生来大陆寻根,八九年四月由台湾桃园县姜姓宗亲会理事长姜政先生带团二十八人,回陆丰大安、西南、碣石等原乡谒祖。在四月二十三日陆丰县人民政府举行的欢迎会上,姜政先生以客家话放声高唱自编的客家山歌道:“山歌唱来喜洋洋,祖国同胞聚一堂,融磁和和情谊深、团结一致爱自强”。表达了祖国同胞的椿情友谊。台湾姜姓宗亲会成立大会召集人姜××先生,一九九。年二月再次回来核查祖坟,自愿捐资一万元港币为艳墩老村的宗亲解决照明用电。

大安镇磁西管区安西村的徐姓十三世祖徐德辉、十四世祖徐殿才,于湾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渡台,落居桃园县新屋乡、至今已繁衍一万二千多人。一九八九年五月,侩殿才在台湾之后裔,由新屋乡国际狮子会会长徐禄先生带团二十八人、一九九。年四月又带团二十九人,回陆丰原乡谒祖。

大安镇博联管区顶坊塘村黄姓一一五世祖黄鼎坤、黄鼎圳兄弟,于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渡台,落居桃园县、至今己繁衍近万人。一九八九年七月,由在台一二二世黄贵炜先生来信委托寻根。

大安镇南溪管区上寮村罗姓十一世祖罗弘正、罗弘东兄弟,于清嘉庆年间渡台,落居桃园县新屋乡云赤栏村,至今己繁衍4000多人。一九八九年四月,由台湾罗氏宗亲会会长罗××带团十八人,回陆丰原乡谒祖。

大安镇陆军管区环珠寨村向姓二世祖向振国,于清康熙四十一年(一七0三年)渡台,落居桃园县观音乡大潭村,至今繁衍人口近2000人。一九九0年二月、由台湾向氏宗亲会会长向阿藤先生、理事长向柴荣先生带团16人,回陆丰原乡谒祖。

八万镇吉水管区吉水村陈姓九世祖陈日勋,于涛乾隆年问渡台,落居新竹县湖口乡,至今已繁衍10000多人。一九九0年四月,由原台湾新竹湖乡乡长陈浚全、陈氏宗亲会总干事长陈子琬带团74人,回原乡谒祖。并捐资折人民币一万七千多元给琳珠村修桥。

八万镇新湖管区三径村王姓七世祖王华英,于明万历年间渡台,始落居澎湖县、第二代迁居新竹县桃园厅德北北二堡大溪唇:至今繁衍4000多人。一九八九年十月王阿赞先生回来陆丰原乡寻祖。

大安镇安慰管区澳村李聪仕、于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渡台,落居新竹县湖口乡竹北村,至今繁衍1000多人。一九八八年十二月由该乡李氏宗亲会会长李木祥先生等五人伺陆丰原乡寻祖。

城东镇甘湖管区竹坑村何姓十三世祖何本振于清乾隆年间渡台,落居新竹县芎林乡,至今繁衍1700多人。一九九0年一月南台湾何氏宗亲会组识16人回陆丰原乡谒祖。

八万镇虾石管区高烈村刘姓十五世祖刘凤坤,于清嘉庆年间渡台,落居新竹县竹北乡关西村,至今繁衍人口近3000人。一九八九年三月曾托香港亲友来陆丰寻根问祖。

大安镇东莞管区莞塘村梁姓十幽世祖刘文开、刘文举、刘文滔及宗侄殿奇、殿华、殿舟、殿贵、瑟锦先后渡台,落居彰化员林镇立业,后遭洪水迁居云林境内。人口繁衍情况未祥。一九九0年四月委托台湾同胞采陆丰寻根问祖。

此外,陂洋镇龙潭村傅姓,八万镇沟周姓,涂姓,黎姓、大安镇石察管区张厝铺村的张姓,陆军管区铺仔村的陈姓,磁西管医安香村的许姓等姓氏先祖早期渡台的后裔,都曾先后来人、来函寻根问祖。

(以上材料根据台湾《汉声》杂志23、24期寻根系列《台湾的客家人》专辑,以及在台湾各姓氏宗亲会回乡探亲、谒祖时赠送的“族谱”和来人、来函介绍的资料整理)。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