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话说定光寺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张子君  庄良波

清云山“定光寺”,原名“清云山寺”、“啰堂庵”、“夏陇庵”(也称下陇庵),因现住持拜定持日光为师故而得名。定光寺,位于陆丰城西今河西镇下陇村村北清云山古木林荫的半山腰中。是东江地区闻名的古刹名胜迹地之一。

“定光寺”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公元一六三一年),距今已有多三百六十年的历史。现寺中存有始建石文斗、石柱各一副,和石碑一块。现附录碑文如下,以飨读者。文曰:“伏以慈航普济,法雨宏施,佛刹庄严,琼光瑞霭,清云上瑶台,紫竹林中杨柳,泉石松峰,院詹招展,瑶池莲座,垂下十二栏杆,甘露菩提,开九重之殿宇,檀越积千秋之香火,僧侣阐万法之禅机,时在殿宇落成,法雨普施,是为记。崇祯仲月立。”“定光寺”在以后几百年幔长的历史过程中,还留下木制佛像两尊,石碑一块,石刻香炉二个,以及其他一些文物。并保存于寺中。

“定光寺”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毁和重建。清道光十年秋(公元一八三O年秋),为利侍佛,大法师释宽宏对“定光寺”进行重修。至本世纪初期,“定光寺”被修成一座五间式庵寺,面积约九十多平方米。叫钱仙、莫姑的是当时的主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日,农民运动革命领袖彭湃和我党领导人以及革命同志张威、黄依农、彭元章、范招兰、杨其珊等来至“定光寺”,运筹陆海丰的武装斗争。根据调查走访林胜、林瑞等许多老同志的资料反映,在大革命时期,他们常在“定光寺”寄宿和附近周围开展革命活动。该寺僧人也常为革命同志提供食宿方便,和承担向导,传递信息,协助联络等等。为保护革命同志和获取大革命的胜利,作出过贡献。一九二八年大革命失败时,“定光寺”被国民党疑藏共产党人而烧毁。一九四五年,僧人在群众的捐助下再次重建“定光寺”。在一九四五年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人和参加革命斗争的许多同志,如刘志远、庄岐洲、蓝训材、郑剑、许燕熏、许和妙、吴英、许汉英、林胜、林瑞、郑达中、郑志、林德、林玉、叶勇、谢特英、沈友钗、张乐、朱忠、张福、张春荣等,都曾在“定光寺”进行革命活动。

全国解放后,“定光寺”僧人在五十年代初期离寺流散。该寺基本上停止了宗教活动。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贯彻,释宏慧和尚重返“定光寺”。从一九八0年开始,“定光寺”在陆丰、海丰、普宁、惠东、惠来、惠阳等县信女善男和港澳、华侨同胞的捐助下陆续修建。建址在原址的东北和东南方向,建筑面积达一千六百多平方米。建有讲经堂、先祖厅、阅览室、观音阁、福德亭、云亭、石牌坊、石拱桥和宿舍楼等。

一九八五年“定光寺”正式批准开放后,僧人走农禅并举之路,基本做到粮菜自种自给,同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开发山塘蓄水,现在的“定光寺”林竹茂密,空气清新,是人们避署和观光的好去处。

乐善好施,关心社会福利事业,是“定光寺”僧人的一大美德,也是他们尊奉佛陀“普利人天,利乐有情”教诲的实际行动。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八O年开始,“定光寺”僧人为修建学校、水利、道路、桥粱,给灾区人民捐款,帮助“困难户”、“五保户”解决生活困难,共捐出四十六万多元人民币,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现“定光寺”住持释宏慧,是一九九O年政协陆丰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和河西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少小离家,即在十六岁(一九三四年)那年就开始食斋侍佛,一九四四年来往于清云山定光寺,随后归依在宪鉴法师门下,法名惠纯。一九六八年再拜定持日光法师(现汕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为师。一九八三年到山西省五台山求贝足戒,使戒潭为净如法师。释宏慧和尚是黄柏流派第三十五代正宗僧人,现收第子七名,排行黄柏流派第三十六代,继承衣钵。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