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迎仙桥下抢米事件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陈清泉

吃饭,是陆丰过去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现在的人在互相打招呼时,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吗?”这话,反映出解放前等个人每日所挂心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吃饭。今天我所以写这个回忆,并不是无病呻吟,旧调重弹,意在提醒今人要珍惜现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

陆丰历来就是一个缺粮县,东南面海,西北高山,仅有潭西平原与博美地区栽种水稻,其他地区只有零星种植,南塘地区则产蕃薯及杂粮,一年收成只可供应三个月粮食,其余是靠外粮及蕃薯度日。过去,因为大米极度紧张,人们常是谈米变色。

1946年秋,我跟县长罗尚忠出巡湖东,见到湖东圩在1943年大饥荒时,全县死亡壹拾式万人中,湖东最严重遗留下来成街成巷没有人居住的惨况。

饥荒后,陆丰县商会为防止抢购粮食,杜绝投机,曾安排米市场(即今之东风小学新盖教学楼),每月每逢一、四、七圩日配售给甲子地区大米三百包,每包30斤;南塘一百伍拾包,每包30斤;湖东50包;碣石由海丰县山港、可塘两乡供给,停止出口。

1947年秋初,河田区彭云阁组织东北行,勾结揭阳、河婆奸商在东海市场抢购大米,由县府建设科长庄应铨出具证明,运往河婆出售。每日迎仙桥下停泊杉板船最少三艘以上,于是大米价钱大涨,劳动大众叫苦连天。我写了一篇评论送陆丰民国日报编辑部鲁夫先生,要求在日报发表,日久不见动静,我见邹鲁夫,邹说文章在丘书记长处。我找丘黎光,丘见来意,笑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很及时,但文字上有些太刺激,我提点意见,把标题“警惕?人造饥荒”改为“米贵”二  字,把内容过激的文字也改些。我完全同意。文章就这样在《陆丰报》上发表。过了几天,是旧历7月初旬,雨后河水涨。那天下午三时许,东北行三艘装满大米的杉板船停泊在迎仙桥下准备北运,两岸群情激动,一哄上船,三载大米给人抢走,虽有武装也不敢开枪。东北行老板彭云阁到县政府控告,县长罗尚忠下令警察局长陈振查办。过了几天,陈振给我电话约见,相见时问我,某日《陆丰日报》刊载一篇文章叫《米贵》是你写的吗?我答是。接着又说前天迎仙桥下抢米事件。我听后即对陈振认真地说《米贵》这篇文章是我在民国日报光明正大提出的。而且原来的标题是《警惕?人造饥荒》,丘黎光书记长与我商量后改为 《米贵》。因原来标题太刺激,内容也是丘书记长修改的,你可以问他。至于抢米问题,不在老百姓,而在县府建设科。庄应铨科长只有出具建筑材料出口的权力,为什么要出大米出口证明?使奸商在市上抢购大米的行为,由非法变为合法?陈振听后不表态,我告辞回县府办公。从此以后,公安局不再过问抢米事件。后来罗尚忠曾批准一小部分国际救济品补还东北行老板彭云阁。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