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陆丰人的服装演变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叶云花

陆丰历史悠久,古时衣着多为汉唐服制遗风,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色泽多为黑、蓝、灰色,吉庆婚喜着红色服装。夏季多用苎麻纺织白布,富家用白绸缎。冬天加穿“夹袄”(双重厚布制成的外衣)、“棉袄”(棉衣)。民国初期以前,民间衣服大多是自栽,自用针线缝缀。

清代时,一般人家的衣服,款式有开胸、斜襟、大筒等款。成年男子的上衣多穿唐装款,俗称“对面襟”,即对开胸,布钮扣,袖子宽长。男装另一款式是“长衫”,长度以遮盖“脚目仁”(踝子骨)为准,讲究的外加穿“马褂”,此长衫马褂多为城镇男子作礼服用,公教人员也多穿用,农村较少。女人大多穿“大裾衫”,即从左上胸向右肋开襟的右衽衣,其衣胸前弯带或加花边,下沿呈弧形,布钮扣。一般用苎麻或棉布做成,颜色以青色或浅蓝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以黑、蓝色为主,一般裤腰二尺四,裤脚一尺二,俗称“宽筒裤”。裤腰用较软的布做成,穿时用布带(俗称“裤头带”)扎紧,或干脆不用布带,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故又称“招裤”。这种宽松、肥大的裤子,与从事农业、渔捕劳动有着密切关系,便于在劳动卷起裤管。而入学前的小孩,则几乎都穿开裆裤,掩襟衣。旧时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多穿一条略短的长裤就是了。讲究穿内裤是近代以后的事,内衣则一般都穿。

最具特色的是甲子、湖东、碣石等沿海疍族渔民的“褂筒衫”。旧时疍族渔家女买回新褂筒衫时,一律要将新衣剪掉几个角,补上几种颜色不同的布丁,一件新衫变成梅花鹿式的杂色衫。据说,旧时疍族渔民的新褂筒衫洗后晾晒在船篷上,常被人偷走,无计可施,愤怒之下,将新衫剪角并补上破布(布丁),过后再也没人偷了。后来,疍族渔民穿衣服就成了这种剪角习俗。直到建国后,疍族人民地位提高,上陆地居住后,这种褂筒衫才消失。

民国时期,陆丰农村男人还是多穿“对面襟”,女人多穿“大裾衫”。一般人家的服装面料以蓝士林、黑土布为主,穷人一套衣服依旧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由于有洋布、洋纱、绒料进入市场,不但衣着用布逐渐改进,服式也随之改装。改装后的服式,五花八门,“古今中外”一齐涌现,城镇男女服饰变化较大。男装先多穿正襟、七钮四袋的“唐装”,接着“中山装”、“西装”趋盛,面料冬秋多数用绒质,夏季用麻质等。冬天以穿上一件棉褛(大衣)为时尚。丝织的有白绸、薯莨土布等短衫裤。女装也逐渐由偏宽偏长改为窄而短,有大反领、小反领、小西裤等正襟服式,时髦者穿“旗袍”及其他长裙。而陆丰沿海渔民,特别喜欢穿薯莨衫。薯莨纱又名香云纱,是一种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岭南的独特的夏季服装面料,由于该面料具有凉爽宜人、又能抵挡阳光辐射,而且耐咸潮,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又因薯莨衫是斜襟布钮,钮扣不易为网绳刮脱,既安全耐用又方便,适应于渔民下海捕捞,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青睐而成为一种传统劳动服。50年代至60年代初,青年男女穿着盛行“青年装”、“学生装”。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军干服、军便服成为中老年人的主流服式,颜色为草绿色或深灰色。青年人除穿军干服外,青年装、学生装较为普遍。中青年妇女多穿正襟男式服。夏天,白衫配蓝裤及点梅丝衫时尚一时。此外,还有针织内衣与恤衫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新型纺织纤维和纺织产品不断涌现。20世纪80年代后,伴着思想的开放,国内外服饰的交流,陆丰人的衣着亦随大流而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男人除少数穿中山装、军装或青年装外,多崇尚西服、猎服、茄克衫(夹克)和牛仔裤等;女子服装更是多姿多彩,常见的有西装套裙、体恤装、连衣裙、羽绒服、旗袍等,布质以呢、羽、尼龙、的确良、乔奇、丝绸等为主,款色新颖。

现在,民间男女,对衣服装饰多崇尚时髦,穿着日新月异,有各种质料制成的西装、茄克衫、恤衫、印花衫;喇叭裤、直筒裤、牛仔裤;太空褛、中褛、大褛、皮袄;登山服、运动服、泳装;连衣裙(吊带)、超短裙、西装套裙、旗袍等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同时,原来带有年龄、阶层等特色的东西也不复存在了,城镇、农村服式无大区别,老年人也大胆地穿起颜色鲜艳的各色服装,妇女则穿起无袖低胸贴身衣和短裙、短裤等千种万样的奇装异服,追求时髦已成社会主流,各式各样的时尚服装充满店辅商场,形成了服式万花筒社会。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