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青塘人的“军户遗风”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梁水良

笔者在采写《丘学强:探秘青塘军话》一文时,曾多次踏足陆丰西南镇青塘村,所见所闻,依稀可感受到“军户遗风”……

军狮

陆丰青塘人,相当部分是明代碣石卫军人的后裔,衍成了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舞狮和武术。

舞狮源于军傩。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古老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曲、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仪式。史书载:“当草莽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舞狮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

陆丰舞狮有多种,其来源不一,其中青塘村青面白额的“盖仔狮”历史最长,被尊为老大。据考,“盖仔狮”即源于明代军狮,几百年来一直在青塘村流传。因头部状似锅盖而名。目大口阔而鼻子短小,眉宇间写有“王”字,额头中间饰有八卦。被尊为老大的“盖仔狮”享有特殊的地位,海陆丰有“青面白额,狮班免掠”之俚句流传。“免掠”意谓“不用比”,指其武艺高强,地位崇高。譬如,不论哪个村若有盖仔狮在表演,其它狮类是不敢进村的,只等“老大”表演结束离开方敢进村。反之,其它狮类在一个村里表演,如果“老大”突然闯进,只有自觉中止表演,选择离开。其它种类的狮班与之相遇,要偃旗息鼓,乖乖地站在旁边让道等候“老大”的通过,有的干脆改道避之,颇有惹不起而躲的意味。

青塘人称舞狮为“打狮”,打者,武也,由此可见青塘人对武术的重视。舞狮表演分二部分进行,上半场“行狮”进行狮舞表演,下半场“打拳”,即武术表演。下半场的表演有单人打拳、双人对打、三人混打,还有“软跤”即似体操杂技表演。也有单人棍术、双人对打棍术及多人混打棍术表演,场面异常激烈、逼真(惊险),最后还有矛、盾、铁尺混打表演。

青塘军狮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见长。在高亢粗犷的铜锣皮鼓伴奏下,抑、扬、开、合、滚、跃、抢……,再现古战场上的幕幕情景。除了“盖仔狮”,青塘还有“龙狮”等较大型的狮班。

“狮馆”是狮班的日常活动地点。各狮馆中堂均供奉“金狮大王”神位(青塘人称之“狮爷”)。旧时,神位两边的对联是“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有夸示武功高强之意,也含“狮脚”(舞狮人)不畏强暴之义,更在于激励学武之人锻炼过硬本领。现在可看到的“狮爷”对联大多被改成了“学成武艺安邦国,练就功夫可立身”。始建于清朝年间的松园狮馆至今仍保存完好。

舞狮是青塘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象征,也是青塘人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在青塘众多村寨里,不论大小都有舞狮班,大的自然村多达六、七班。

拳术

祖传青塘拳究竟属何门派,无人说得清楚。但凡看过青塘拳表演的人都会说其特点“翘屁股”。青塘拳总共不过二、三十条。但狮班有严格规定:要练好“三门”才允许学习余下拳术。“三门”是指头门、二门和三门这三条拳,这是青塘拳的基础拳。三条基础拳练好了,过关了,才允许学习余下的“花拳”,如“雪花盖顶”、“武松脱锁”等等。

青塘民风剽悍,习武成风,旧时尤甚。男女老少无人不学。村中设有多家“暗馆”,馆中拳师授艺时,外人不得随便进入或偷窥。青塘村历史上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拳师,如仲阳、盛安、华忠、万浆等,他们常被外村聘去当教练,足迹遍及海陆惠。

青塘村至今仍流传着一则旧时比武轶事:一位自诩武艺高强者,某日前往青塘,意欲寻找仲阳师比武,在村边遇一牧牛老者,遂问仲阳住所,老者得知其意,便说自己是仲阳徒弟,可领其前往。老者一拳打穿田埂,将牛绳穿过系好。比武者见状大吃一惊,又走了一段路,老者见村人准备杀猪,于是上前单手抓住猪后腿将一百多斤的猪提了起来,接着一招“黑虎掏心”,掏出一只完整的猪心。比舞者暗自寻思:徒弟尚且有此武功,师父功夫更是了得,只好打消比武念头。其实,此牧牛老者正是比武者所找的仲阳拳师。

军戏  军谣

青塘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看戏”。逢年过节,除了舞狮表演,还常聘戏班来村里演大戏。尤其是正字戏,除了语言相通易懂外,更多的是缅怀先祖当年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不忘祖训。

关于“军戏”还可以从正字戏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正字戏,一称正音戏,唱念兼用,中州音韵和洪武正韵,长期扎根海丰、陆丰两县……正字戏的正生,传到李贤共二十四代,它的第一代应在明初。碣石卫及其所属的海丰、捷胜等千户所城内,明初都建城隍庙戏台……当时,军人的‘军话’,在其后裔聚居的青塘、坎石潭等村一直保存,与正字戏的语言调同……”

据明嘉靖《碣石卫志·民俗》卷五载:“洪武初年……卫所戌兵军遭有万余人,均皖赣。即不懂我家乡话,当不谱我乡音,吾邑有白字之乡戏,也未能引其聚观。戌兵散荡饮喝,聚赌情奕,而肇欧斗之祸。卫所军曹总官有见及此,乃先后……聘来正音戏班”。

由此可见正字戏是被当时的卫城总兵,为解决卫所官话听不懂地方戏口白而作为军戏引入。

军谣是青塘“军户遗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至今仍有流传,均以军话吟唱,如:

《月光光》

月光光,照四方。

照倒妹姑仔,会梳头。

半斤粉,半斤油。

梳到后尾仔勾勾。

月光光,照四方。

照倒牛仔跌落坑,

牛乸装呀装,

牛仔捉来劏。

《妹妹妹》

妹妹妹,偷摘菜。

摘一皮,留一皮。

留到晌啊早,嫁阿嫂。

阿嫂嫁哆嵿?

嫁哆石榴埔。

兵寨  军坝  军寮

青塘乡至今仍保存几处与兵屯有关的地名,如兵寨、军坝、军寮。

兵寨(即现在的寨上、寨下)系黄氏开基祖永兴公初移青塘乡所居之地。据传,永兴迁居缘由系相中这里的风水地理。青塘背依莽莽大山,乌面山(九龙山)一路奔腾迭宕至村内结成小丘,如猛虎下山,永兴立籍青塘后,在该处建起了黄氏宗祠。村左右两边溪涧绿水环绕,汇聚于村前的螺河,如金环缠腰。村前,平畴百里,适宜于耕作。

村右山涧处还有一条土坡坝,系当年军屯兵士所筑,用于灌溉之用。称之为军坝。

村后还有一处平地称军寮,据传系军屯后裔所居住。清时“矮盾”山贼猖獗,常到村抢掠,后村人移居别处,但军寮之名沿用至今。

青塘原叫清塘。清塘之名源于村右边一处池塘,池水清澈如镜,即使暴雨裹夹山泥入塘,雨停后不久即清沏如许。黄氏建祠之前,命人填平该塘,并削去祠对面松园处狭长如笔的小丘。据说此二处系“墨砚”和“文笔”。永兴此举耐人寻味,据说缘于其厌倦官场尔虞我诈,不想子孙习文从政。清塘之名因之也改称青塘。到清代年间,黄氏已是远近闻名的巨富旺族,人丁兴旺,生活富足。他们还在祖祠后建起了一座高15米长6米的用三合土夯筑的双层土楼,用于囤谷之用,后此地改称楼社。

青塘村原是杂姓乡,有10多个小自然村。计有叶、李、麦、曾等10多姓氏,后来很多姓氏都纷纷外迁。据不完全统计,从青塘乡“出祖”外迁的黄姓族人,人数不下10万。大部分分布在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区和国家。

黄氏祖宗诗曰:

骏马堂堂出异乡,任从随处立纲常。

岁久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年深月久也昌盛,三七男儿总是强。

能到他境犹我境,虽在他乡即故乡。

或许源于先祖军旅漂泊的特有生活习惯,和平年代的青塘人仍保持着闯荡江湖的传统。改革开放伊始,青塘人纷纷外出特区创业谋生,不少人成了老板。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