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田园变街市  荒埔起高楼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小记陆城市区建设

郑昭

东海镇历史悠久,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陆丰县时,择为县治驻地,经历代建设,市区不断拓展、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区迅速发展,变化颇大。现据有关史料及所见所闻,将市区建设、规模变化等状况,琐记于下。

建国前陆城概况

陆丰县城驻地——东海镇,原称东海滘,地处县境中部,介于深圳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境内地域属碣石湾海湾抬升场地,地势平坦,状若滘,呈北稍狭南略阔展延向南部滨海倾斜格局。古代因其地貌形态,兼“据海东”,故名东海滘。素有陆丰母亲河之称的螺河,其支流东海滘溪(今称东河)自北向南而西横贯境内,在镇域上海村南面注入南海。秦朝以前,东海滘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属东官郡海丰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属安陆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复归海丰县辖。北宋年间,民居渐盛。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公元1203—1219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人口又一次区域性南迁,东海滘形成老墟(旧墟)、古墟(墟仔)、新墟三屯聚落。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海丰县令肖泰夫主持建造跨越东海滘溪的迎仙桥,一邑通衢。东海是时初具墟市雏形,为方圆十里乡民日逢二五八、三六九投墟交换劳动产品的墟埠。元至治二年(1322年)邑人捐资修建金钗桥。迎仙桥和金钗桥的建成,方便了东海滘溪南北居民的交通,结束摆渡或涉水过溪的历史。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设栅立寨构筑旧墟寨围。崇祯九年(1636年),司库拨库银筑旧墟寨城。据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载,时寨城高1丈6尺,东长21丈3尺,西长26丈5尺,南广48丈3尺,北广43丈,四周城垣139丈1尺,为贝灰合土舂筑而成,始为东海滘有城。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开海贸易,粤海关在东海滘乌坎港设置通商税网总口,东海因而成为连接海丰汕尾港(现汕尾市城区汕尾港)、惠来神泉港以及螺河上游内河地区船运集散埠站。同时,东海的小手工业、商品加工业吸引了闽商海贾山民仕官在城区入籍融资,活跃了地方建设。乾隆初年,由各商户摊档组合联建,相继建成二五八墟、三六九墟,较繁华的街道有盐街、米街、黍仔街、豆街、茶街、棉仔街、菜街、鱼街、竹仔街、虾脯街、打铁街、下街仔、迎仙街以及医灵庙街、国王庙街等。

清雍正九年(1731年),吏部奉旨依议准广东郝总督疏请,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个都置陆丰县,隶属惠州府,东海滘属坊廓都第一图。时因“东海滘寨地处适中,与碣石、甲子二城遥为犄角,且系惠潮通衢”,择为县治驻址。

东海滘寨既定为县治驻址,然“无马路雉堞且狭隘不可多容”(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遂筹划扩建寨城。传说当年规划建城堞3万多眼,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要向水,即在龙潭山后向后溪仔处建为东门,迎仙桥北侧向新墟处(即今市政府大门处)建为南门,河图岭向浮洲溪处建为北门,望洋溪东面向今河西镇处建为西门。此项计划若成,东海滘寨壮观矣!而且,据说若照此建法,陆丰可出贤人、能人。奈何建城巨款下拨,道台、府台级级贪污,官肥城瘦,结果只圈了个现今叫城内的小范围。

东海滘寨城扩建工作始于雍正十年(1732年),时陆丰知县黄煌主持展拓旧墟寨城垣,拆去北面34丈,买兵民房地135间,增筑城墙,上加青砖雉堞高4尺,连城身共高2丈,雉堞共计486个。新寨城周长321丈1尺,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门都有月城堧。东门位于今陆丰宾馆处,西门在今迎仙街中段,北门在今粮食局内,南门濒临东海滘溪(东河),溪水萦绕城  ,西南接迎仙桥。城内面积共约6万平方米,有县署、典史署、监狱、城守署、文庙、城隍庙、仓库及民居等建筑。同时,将东海七星池6个小池填平作为民居用地,存一个池在城内因深广未及填筑(至1951年,才取龙山之土填平,该池位置即在今东海镇红卫管区办公楼所在地)。另城内添筑马路278丈1尺,建城楼4座,每座住房3间;并建粮仓44间于北门内,征民米1539石储之。以上工程,据《拟新建陆丰县碑记》载:“越两载而告成”,整座寨城“巍峨而壮丽”。

城内县署居寨城正中,座北向南,周围围墙共120丈,高1丈2尺,土舂筑配青砖脚,前门匾书“陆丰县”。县衙内建有照墙1座,头门房屋3间,东边置典守署,西边设城守千总署。仪门3间,东西角门,仪门外置土地祠。中轴线上建堂四座,其中大堂左连库房2间,右接仓房1间、屯房1间;两廊科房分列。时设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仓房、库房及工房共八个职能机构,工房掌营造兴作、山泽保护利用。衙内东西两旁还置房共10间,住房后群房7间,厨房5间,后院围墙共长24丈,高1丈2尺,厚1尺2寸,同样用土舂筑配青砖脚;头门东边寅宾馆(迎宾馆)1座、轿班房1间、民壮班房2间。大堂西侧门房1间、班房2间、号房1间。大堂西南有内监女监共7间,外监并狱堂共6间,并建偏围墙二重,共长50丈,高1丈2尺。自清置县至今,清代县衙、民国县公署(政府)、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均设在此,并在原有基建基础上进行改造。

清代置县时东海滘的主要街道,有油车街、下街仔、虾脯街、竹仔街、打铁街、买麻街、西门街(此街有多间歇店铺及吏胥馆)、迎仙街、太平街、金马街、马安街(此街有多歇店铺)等,民居房屋基本上为低矮的瓦房和草房。但相比之下,陆城“数年之内,人文蔚起,户口繁增,山川葱郁,土野沃饶;冠裳弦诵之雅,财谷刍干之盛,视昔日之隶旧县(海丰县)者,且月异而岁不同矣(《拟新建陆丰县碑记》)。至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东海形成61社之聚落,其中旧墟13社,新墟48社。

东海自清雍正九年为陆丰县治驻地以后,经历代建设,至民国初年已初具规模,主要街道有迎仙街、太平街、金马街等,但街道路面多系土路或三合土路,每街道宽3—4米,狭窄崎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若逢节日或集市墟期,则拥挤不堪。但从当时东海的小街小巷名称,如油槎街、打铁街、草蓆街、杉篱街、打索街、鱼脯街、土笼街、棕蓑街、盐街、豆街、饼街等这些以行业命名的街巷,不难想象其时的东海已有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了。

民国10年(1921年),陆丰县长陈岛沧委派叶厚庵、黄宝斋、彭翊寰等地方绅士,督办拆除县城垂200年之城墙,拆城筑路,裁整拓宽大街、马街、迎仙街,马街是当时唯一一条直通衙门,能通车跑马的大街。同时,修建和新建了部分阴、阳排水沟。上述数街两侧还相继建起了一些二至三层的楼房,其后还建成老鱼街市场和猪仔埕(市场)二个集贸市场,均属砖木结构,建设资金来自民间,由私人筹资兴办,市容有所改善。但从县城整体格局上看,自置县至建国前的218年间,规模无大变化,民国时期陆城的规模基本上如清代。民国25年(1936年),东海城区面积0.66平方公里,其中居民住宅16.5万平方米。县城给水历来依靠水井、河流和水塘等,每逢旱季,食用水困难。

建国后市区变化发展

建国后,县城区规模逐渐拓展,各项市政建设逐步兴起,住宅不断兴废演变。上世纪50年代,在城内重建了县委、县政府及各机关办公场所,龙山中学开始扩建,增建了礼堂、教室等,新建了龙山桥。1951年7月,在东海藏兴街创建了火力发电车间,由火炭机带一个英国产、5千瓦的旧吉普车机头发电,发电时间为晚上7时至10时,主要供应县政府及部分居民用电,此为陆丰有史以来县城首次用电照明。城区规模无大变化,居民住宅仍多为低矮瓦房。据1954年第一次房屋普查,时东海居民住宅面积23万平方米。

20世纪60年代前后,陆城市政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再次拓宽了马街、大街,建设了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广场等建筑物和构筑物。1963年烈士陵园建成后,为陆城人民提供了一个宽阔的活动场所。1962年后溪仔发电厂投产后,开始在迎仙街、大街、马街等主要街道安装路灯,采用木电线杆,白炽灯泡,县城始有路灯设置。1969年6月,县政府在龙山新村建成日供水量1500吨的简易自来水厂,水源取自东河,供水方式以水站集中供水为主,县城人民首次饮上自来水,初步缓解了居民饮用水困难。七十年代城区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期间,东海兴建了土产市场和鱼街妈市场等,规模较小。

沐改革开放春风,陆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各项市政建设快速发展。1980年人民桥建成通车。1981年,县政府主持并集资261万元,在县城区西北望洋地段的螺河岸边新建自来水厂,铺设供水管网直至用户。水厂水源取自螺河,水量充分,1983年9月竣工通水。再经此后逐步扩建,县城居民饮用水问题基本解决,结束了直接饮用溪水、井水的历史。1983年春,陆丰教师进修学校在县城近郊冷水塘(龙瑞塘)村征地建校,其后,龙瑞塘向东至下龙潭村成片田园,成了高楼林立的热闹市区。相形之下,连厝围、新厝仔、油槎埔变成热闹的“城中村”。其间,还新辟了后壁洋、龟山仔、六驿、桃园等新住宅区。于是,后壁洋至鲤鱼潭遂由原一派田园风光的村庄,变成商业楼和成片的居民楼,并为随后修建的金碣路所贯穿,一派热闹景象。六板桥北面的田地也随着1980年人民路的兴建而成了热闹街市。而桃园至白地沟一带田园则成了别墅式的“贵族区”。至1985年,城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18平方公里扩大为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7平方公里,居民住宅面积63.24万平方米。主要街道16条,总长度14.39公里,面积约15万平方米。

1985年以后,县政府制定实施城乡建设新规划,加快基础建设,广辟集贸市场,扩建新建职工住房,鼓励发展房地产开发。同时,私人旧房改建、扩建和住宅新建如雨后春笋,陆续进行。陆城先后新建了红卫综合市场、红光市场、木材市场、连厝围粮油批发市场、贸易城、金驿综合市场等一批规模较大,以综合性市场为中心,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集贸市场,基本结束了过去群众以路为集,以街为市的历史,改善了市容卫生和城市交通。新辟了红桥新村、荣兴新村、玉印小区、龙潭小区、南小区、洛州小区等住宅区、商住区。尤其是洛州埔的开发,使昔日的荒埔草地变成了纵横有序,商铺成行,民居成群的热闹市区,原陆丰八景之一的“洛州芳草”:“细草铺柔绿,芳洲媚早春。著花如布锦,衬席更成茵……”的自然景观已难觅踪迹。

20世纪90年代前后,陆城先后修建了金碣路、环城路、东海大道和神冲桥、龙潭桥。1990年迎仙桥拆旧重建,同时修建了环城路,此后,金钗桥头至金碣路一带原郊区贯通,现大路两旁商店成行,楼房鳞次栉比,成为城区又一个繁华地段。1991年东海大道兴建后,从东海桥西至乌坎的大片荒沙埔,成为四方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1992年5月设立东海经济开发区,于是,沙漠起高楼,现已进驻了一批工厂,正在逐步实现沙埔变市区的计划,前景可观。

1994年12月18日,香港仁恒实业有限公司主席钟声坚先生捐资2000万元助建的陆丰东河整治工程动工,整治项目包括河道整修和排污治理两大项,预计工程总费用4000万元。翌年6月,河道整治工程竣工,两岸砌石加置石刻护栏,南北堤路整修后,南堤路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北堤路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岸边人行道均铺设彩色水泥机制砖,并植树绿化,市区中心地带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陆城的城市品位。排污系统还未发挥作用,从龙山桥至金钗桥段南北堤两岸已埋设大口径水泥管道,但因东河下游排污工程搁置,陆城生活废水污水至今仍直接排入东河。同年,钟声坚先生捐资200万元建造东海老人活动中心——真君园,美化了陆城环境,改善了群众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建筑技术的提高和节约用地的需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层建筑成为住宅建设的主要形式,个人旧房改建、新建多为二至四层,房地产开发建设一般为六至七层。同时,随着城区规模扩大和城市化建设要求,市政配套工程建设逐步跟上。1989年在广汕公路穿城路段、南堤路、北堤路、建设路安装路灯545盏,采用无缝钢管杆,钠灯泡。1994年在陆五公路出口段、龙山大道等路段安装路灯357盏,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装25米高的时控高架灯9支,陆城主要街道遂灯光灿烂。至此,城区建成面积 16.4平方公里 ,扩大为1985年的6倍,居民住宅面积256万平方米。市区有横跨东河的桥梁6座,即迎仙桥、金钗桥、龙山桥、人民桥、神冲桥和龙潭桥,主要街道共19条,总面积增至24.1万平方米,已铺设水泥路面23.5万平方米, 道路铺装率95%。主要排水沟共有20条,总长189公里,这些排水沟均为雨污合流式方沟,结构多为灰砖砌体、条石或混凝土砌体,这些排水沟汇集城区各处之水,排入城河,经东河、螺河注入南海。并有城区堤防长2700米,绿化面积15.2万平方米,人均绿化地面积2.1平方米以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陆丰县的社会和城乡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县城的原总体规划已不适应社会形势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93年初,县政府在县建委城建科的基础上,组建了陆丰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负责县城规划、建设的管理工作。县规划局成立后,对县城区按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的要求进行《陆丰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并委托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甲级资质)具体实施,确定了城区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划期内城区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城区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规划区面积扩大为168.9平方公里,包括县城东海镇和城东、河西等镇的部分区域,规划建成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至2010年城区人口35万人。该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93—2010年,于1994年7月经汕尾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5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陆丰撤县设市(县级),同年10月1日,在陆城人民体育场举行撤县设市挂牌庆典大会。随后,陆城按新规划发展方向,即依托旧城区,向南发展行政、文化教育区和生活居住区,向西发展工业区,各项建设全面铺开。目前已建成荔枝花园、洛州花园、洛州花苑等多个新住宅区,翡翠苑等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高层商住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1996年11月14日,奠基兴建穿城河——东河中央处的玉照公园。该公园原为玉印岛,是东河拐弯处泥沙冲积而成的小岛,占地3万平方米。早年岛上修竹茂密,间有水田、菜园,四周河水围绕,风景独具一格。1996年旅港同胞林照勇先生捐资400万元予以兴建,加上社会有识之士投资园内一些娱乐设施,形成现有规模的公园。主要建筑有:牌坊、双龙嬉珠石壁、九曲桥(接南岸)、环岛石刻护栏、人造瀑布及喷水池、玉照桥(接北岸)、湖上阁、八景茶园等,为陆城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园内还设有神奇宫、龙宫、枪战太空城、碰碰车、射击场、水上游艇等游乐设施,是陆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同时,通过九曲桥、玉照桥接通东河南北两岸,进一步方便人民交通。2004年11月18日,陆城人民路改造建设工程动工,主车道拓宽为15-21米,路面经整修后,铺设6公分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设置各4米宽的人行道并铺上彩色水泥机制砖,种植绿化树木。同时将原有60多盏路灯全程更换,将沿路两侧架设悬空的有线电视、电信线路等改为地下管线。该工程于当年春节前竣工,大大改善了陆城市区环境。而且,随着人民路成功改造,两侧商店、商场也竞相装修,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

2007年底,陆丰市党政办公大楼于东海镇白藤箖埔正式动工兴建,2008年9月10日举行大楼基建封顶仪式。党政机关及其部门向新城区搬迁,将拓展陆丰城区规模,陆城市政建设将进一步发展。目前,新城区道路采用方格网布局,干道间距为500—1000米,陆城正朝着中等城市的格局迈进,陆丰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主要街道和桥梁简介

下面,仅择当前陆城几条主要街道及横跨东河的桥梁建设情况作一简介:

一、街道

马街  马街是城区历史较长的主要街道,也是城区的主要商业街道之一。从马街头的百货大楼起往东至龙山大道止,全长1100米。1979年前,路面最宽处只有6米。1979年后东海镇人民政府主持拓宽为10米,两旁人行道各为1.5米。1983— 1984年分两段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金碣路口至龙山大道路段拓宽为25米,并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

南堤路  南堤路因沿东海镇东河南岸而得名,全长3000米。1971年前为人行通道,不能通行机动车辆。1972年,县委、县政府发动县直机关单位和东海镇人民开展义务劳动,修路基,砌河堤,使南堤路初具规模。1974年,龙山桥至迎仙桥路段铺设石板路面,路面宽13米。1976年,迎仙桥至人民桥路段铺设混凝土路面,路面宽11米。1985年,人民桥至东海镇政府门口路段铺设混凝土路面。1987年,东海镇政府门口至金钗桥路段铺设混凝土路面,路面宽16米。1991年,迎仙桥至龙山桥路段改为混凝土路面,长720米,宽14米。至此,南堤路全线为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整治东河时,对南堤路进行重修,仍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岸边人行道铺设彩色水泥机制砖,并植树绿化。

北堤路  北堤路因沿东河北岸而得名,自龙潭桥起至金钗桥止,全长2500米,宽18米。1972年,与南堤路同时筑路基,砌河堤,经过逐年修建,于1977年形成土路。1979年,龙山桥至人民桥路段铺设混凝土路面。1990年,人民桥至桥西路段铺设混凝土路面。县委、县政府等机关大部分位于北堤路段。该路与南堤路同为东西走向且是贯穿县城中心的主要街道。1994年整治东河时,北堤路经修整后,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岸边人行道同样铺设彩色水泥机制砖,并植树绿化。2005年从迎仙桥至金钗桥路段翻修成20-30厘米厚的水泥路面。

人民路  人民路从人民桥起向北至广汕公路交接处止,全长1300米。1980年,动工兴建,为土路。1985年,铺设南段长700米的混凝土路面,1991年铺设北段410米水泥路面。路面宽度最窄处仅10米,最宽处17米,并在主车道两侧各设置1.3米宽绿化隔离带及2.0米宽的非机动车道,致主车道狭窄。而人民路两侧楼房、商店林立,是县城主要的商业街之一。于是,车辆堵塞情况经常出现。2004年由市政府拨款680万元,拆除两侧绿化隔离带及非机动车道,路面拓宽为18-30米,主车道宽15-21米。

龙山大道  原为广汕公路穿城路段。1990年广汕公路向北改道后,取名龙山大道。从环城酒店至马街尾止,全长1380米,路宽30米。混凝土路面,分主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两边有绿化带,是功能较齐全的交通要道。

环城路  环城路从金钗桥起至金碣路止,全长700米。原为宽6米的土路。1990年开始修建,路面拓宽为18米。1991年,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2006年全线路面翻修增厚至25厘米以上。

金碣路  金碣路从与马街尾交接处起至东海第二中学止,全长1100米,路面宽16米。1988年,铺设北段300米长混凝土路面,1993年铺设南段长800米、宽3米的一侧混凝土路面。翌年全线铺通,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建设路  从人民路起至东海大道止,全长650米,宽2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为1992年开发建设桃园新区时修建。

东海大道  东海大道从与广汕公路交接处起至乌坎港止,全长10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1991年12月3日奠基兴建,原称“乌坎40米大道”,后命名“东海大道”。北段3.3公里,宽为40米;南段6.7公里,宽为60米。道路建有3条绿化带,是县城最长的道路,也是连接东海经济开发试验区和乌坎港的交通要道。

二、桥梁

迎仙桥  始建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年),为13孔木桥。桥虽不算宽阔、壮观,因处于县城中心,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尤其是皓月当空之时,桥下的“水中月”,成了“仙桥夜月”的美丽景观,是昔日陆丰八景之一。清康熙元年(1662年)在战争中被毁,后修复。清雍正四年(1726年)被洪水冲垮,后由百姓募捐修建成石板桥,并护以石栏杆。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十八日因桥上行人过多,石板断裂,遂以木板代石板,护以木栏杆。乾隆九年端午节,民众争看龙舟竞渡,人群拥挤,木栏杆被挤断,溺死者17人。后始以花岗石为石礅,铺以石板,6礅7孔,长150米。民国22年(1933年)遭日机轰炸,桥面炸穿1洞,后修复。1969年重新加固,两旁扩建人行道,成为长52.6米、宽8.9米的6礅7孔桥。1978年县政府拨款加宽桥面至9.2米,长53米。1989年,由东海镇政府筹资150多万元,其中东兴实业(集团)公司捐资80多万元,在原址全面改建,于1991年2月竣工。改建为3孔石拱桥,长52米,宽18.8米,护以精工雕刻的石栏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题写了桥名。

金钗桥  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原为柴桥。据传,其时东海郑厝寨(现保昌社)郑氏妈,抜发簪金钗1支,带头捐资建桥,故名金钗桥。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和民国12年(1923年)先后两次重修。民国27年(1938年)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建此桥,桥长51.5米,宽3.1米。1994年冬,远运(香港)有限公司俞木先生捐资人民币180万元,重建金钗桥。桥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49米,宽12.8米,由东海建筑队承建。桥栏杆由福建惠安崇武海滨石雕厂用福建青石精制安装。

龙山桥  位于龙山北麓,龙潭村之南,是东海镇交通要道。195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建造,为广汕公路木桥。1970年春,县政府拨款改建为3孔石拱桥,并改名为红山桥。1992年陆丰联大实业总公司捐资75万元,重新改造为钢筋水泥桥,并恢复龙山桥原名。

人民桥  连接人民路与南堤路。1979年,由东海镇人民政府筹集10万多元兴建,1980年竣工,为3孔双车道拱桥,命名人民桥。通车后,北直达人民路连接广汕公路,南连接南堤环城路。1991年,东海永利集团总公司捐资50万元改建人民桥,扩宽桥面,两边各设人行道,桥栏杆用青石精制安装,两边中央各安双龙戏珠,精雕玉琢,古朴典雅。改造后的人民桥长52米,宽15.8米,是县城区的交通要道,与迎仙桥遥相对望。

神冲桥  位于东河下游,连接东海神冲村与陆城金碣路,桥长52米,宽12.5米。历史上,城南的神冲村、白蓝村虽与陆城咫尺之距,群众却苦于一河之隔,进城得绕道4公里或摆渡过河,交通不便。1987年,东海镇政府和神冲管区筹集资金40万元,建成1座3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拱桥。从此结束了摆渡和绕道之苦,也加快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