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清代陆丰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陆丰市教育局

陆丰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早在宋代已有书院,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潭阳(今陆丰潭西镇)人林雷焕于法岫山(又称法留山)东麓建书院一所(院名不详,后废),原址在今箖投围水库之内。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提学使魏校在碣石建有清明书院和桂林书院,在东海滘(今东海镇)的圭山建蒙馆(以教识字为主)一间。据史料记载,宋代更有方邦基、林干、郭安仁、应兴祥、余梦璜、林履中、陈建中等多位邑人考中进士,可谓地灵人杰,文风久盛。

“政教合一”体制下的教育事业

我国自隋汤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开进士科实行科举制度开始,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止,整个科举制度持续了1300年。这种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以“忠君尊孔”为宗旨,实行教育的考试制度与选拔官员的选举制度殊途同归的“政教合一”体制。历朝统治者均明令“百姓子弟经明行修”,求“府县安治”,广行教化,以维护封建的统治。而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学子,也以“学而优则士”,进入仕途为主要目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取向。在这种“政教合一”的教育体制下,县的教育行政工作由知县直接掌管,不设专管学政的机构,学校体系包括县学(学宫)、书院和书塾(含义学、私塾)。清代县学的主要职责是办理春秋祭孔习礼及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晋拔事宜,书院重在讲习考课诸事,书塾以“识字知文、启蒙人生”为基本出发点,承担启蒙教学任务。县学的教谕、训导和书院的掌教、主讲来自举人、廪生、贡生等;义学的学师和私塾的塾师多来自秀才、贡生以及民间未及第的儒生等,有些私塾也聘用有名望的举人、廪生、贡生等任教。

由于陆丰地处南海之滨,清代县属各地屡遭海寇山贼侵扰,生产力低,人民生活既不安定,文化教育发展也较缓慢。自清雍正九年(1731年)陆丰置县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之前,这一百多年间,有可考的,陆丰先后仅设1所学宫、3所书院、9处义学和多间私塾。

一、县学

明、清两代,府学、州学、县学都是地方官学,统称儒学。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廊、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设立县学。县学是一种半政半学的教育组织,执行科举制度的基层职能机构。由知县直接管理劝学、兴学、督学等学政,同时,县衙内还设有礼房,掌岁科考试等职,胥吏和役差由知县聘用。县学设学宫(俗称孔庙),负责科举人才的培养、选拔、输送工作,在学宫中置训导署司职。训导署设训导或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其时,县衙职官,凡有品级的均由朝廷选派,训导、教谕虽未入流(未定品级),也由省任命。殆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教谕定为正八品,训导定为从八品。陆丰置县时只设训导一员,至道光年间设教谕、训导各一员。陆丰县首任训导系廪生李祖銏(潮州府嘉应州人),雍正十年(1732年)到任。县学的教谕、训导均食官俸,其时训导的俸银每年支银40两,役食13两3钱。

清代陆丰县学宫始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系陆丰首任知县黄煌主持修建,地址在县城东门内(今市粮食局内)。学宫内建有先师庙(正殿)五楹,东西两庑五楹;正殿之前为戟门,戟门之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又前为泮池泮桥,池外为棂星门。正殿之东为明伦堂,后为崇圣祠 ,祠后为尊经阁。正殿之西为训导公廨 ( 官署)。道光十六年(1836年),陆丰知县凌斐然迁建学宫于原基之西,适当城内之中。

学宫又是生员(秀才)参加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当时,凡童生经童试(每年一次,由知县主考)中第者(即生员),必须入县学肆业,至下一期新生(新入学的生员,称为附生)入学为止。按清制,县学配学额。陆丰县之学额,设廪膳生员(即廪生,童试成绩名列前茅的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即增生,成绩比廪生次者)二十名,岁取文童十名,武童八名,科取文童十名。学宫置有学田,土名灯光寺北门外,地一段连田一区,共五十七亩。学宫的教学工作由教谕或训导执掌,其教学内容专治经学,以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分科设教,并攻读《圣谕广训》、《御制训饬士子文》等时文书籍。

二、书院

我国创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书院是培养考取秀才、贡生人才之所,在整个学校体系中处于培养儒士的中枢基地位置。书院设有掌教,后称山长,主管书院行政;设主讲席,教授学生;设值年首士,掌管书院经费。其教学内容,以研究儒学经典为主,间或议论时政,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般讲授“四书”、“五经”、“律赋”、“史学”、“策论”等内容,即以先王之道、名家之说、历朝郡国兴衰利弊等教授生童。清代陆丰有书院三间,即龙山书院、圭山书院和甲秀书院。

龙山书院  是现陆丰龙山中学之前身,位于今东海镇之龙山南麓,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陆丰知县陈冠世建置。山上嘉树罗植,风景秀丽,“龙山烟树”是陆丰八景之一,龙山书院向有“陆丰最高学府”之称。该书院聘名师掌教,乾隆年间,曾聘东海滘德高望重的举人黄佳祥等为主讲,其诲人不倦,谆谆善诱,深得诸生钦敬。乾隆十年(1745年),陆丰知县王之正常亲临书院为诸生讲学课艺,一时文风大振。王知县曾购松苗三万株,遍植于龙山,并撰有《金龙山种树记》一文以记其盛。书院置有学田三处:一是三溪额租二百零六石八斗;一是许狮湖额租九十五石;一是石碓头额租七石。

嘉庆七年(1802年),龙山书院为飓风毁坏。嘉庆廿五年(1820年),县令傅碧莱修之,惠潮兵备夏公(名待考)更院名为“培英书院”,后制府阮公(名待考)来陆阅兵,命复原名。光绪五年(1879年),陆丰知县徐赓陛发出《筹修龙山书院示》,提倡集民力修治校舍。不久,筹集银千余两,延工缮治,是年五月落成,有一堂、廿一室、三厨,旋即延师开学,龙山之麓,书声琅琅。徐知县还亲撰《重修龙山书院》一文,勒石以勉励县民。又写《示陆丰县龙山书院诸生》一文,并与其所著《近思录》一书送书院,勉励诸生刻苦求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创“新学”,书院改为“龙山高等小学堂”。至此龙山书院已具有一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名弛岭东,桃李满天下。清代陆丰的举人、秀才多出于此,为陆丰造就了不少人才。

圭山书院  现为陆丰东海镇东风小学。初是蒙馆,设一教室,招生十多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秋,立为“圭山书院 ”。道光年间,陆丰县吉康都(今陆河县)举人彭衍台曾在此任掌教。咸丰辛酉年(1861年),陆丰知县徐云樵重修书院(今东海镇东风小学存有《重修陆丰县圭山书院记》的碑文),并聘请本县孝廉黄观澜(今陆丰大安镇石寨人,道光二十六年举人)为书院主讲。徐知县还利用假日为生员讲课。于是文风日盛,院貌焕然一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创新学,圭山书院改为西小学。

甲秀书院  甲秀书院在甲子北门内,擎天石畔,文昌庙西面 , 现 为甲子第一初级中学校址。清嘉庆十年(1805年),省制宪那彦成,因公来甲子视察,认为甲子虽是地处海隅偏僻之地,但民风淳朴,尚习礼仪,不可不厚意加以栽培。于是自己带头拿出一部分薪俸,并着令绅士殷户捐资兴建书院,合力共成美举。时乡贤张凤锵(举人,曾任潮阳县教谕),辞官在家,他家道清贫,但安贫达命,以诗文自乐,倡办教育。兴建书院,正是其夙愿。他以一银元之微薄捐资,带头建起书院,并主持院政。嘉庆十二年(1807年)冬,书院落成。后由吴视察(吴俊,俗称吴道台)以美称“甲秀书院”命名,与待渡山上“甲秀楼”相辉映,并赐匾“怀我好音”,张挂在书院入门处(该匾在抗日战争时期甲子沦陷时遗失)。

该书院为三进土木建筑,中厅是教师讲学上课之地,东西有厢房,每厢有房十间,是学生住宿及自修之所,后厅是客厅与教师宿舍。书院的教师,聘请县内外有真才实学者或有功名者担任。书院招收的学生,是甲子各社在私塾读完《四书》、《五经》之后的学童,经考试合格录入书院,再由主讲(老师)讲授经书等的内容意义,并指导作文、写诗。

甲秀书院之设立,使甲子教育水平提高一步,文风大振,历年陆丰生员参加乡试,甲秀书院的学子,成绩多有名列前茅者。至宣统二年(1910年)甲秀书院才改为甲子高等小学堂。

三、书塾

书塾有义学和私塾两种,以“识字知文、启蒙人生”为基本出发点,承担启蒙教学任务。

义学 又称义塾,此种学堂历史较短暂,由官方或乡族集资主持创办,学师由聘举而就。陆丰办义学始于清代,义学不收学生束修金,义务教贫困子弟读书,贫寒子弟均可入学,有的义学还给学生赠送书籍用品。

清代,陆丰曾两次兴办义学,共有义学九所。

首次是雍正九年(1731年),建四所:东海滘(今东海镇)一所,碣石的桂林、清明、西峰各一所,乾隆十年(1745年)之前已废。

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五所。是年四月,陆丰知县李钟钰于上埔乡、上陈乡、水墘乡、东埔乡和后坎乡各置义学一所,由县拨款,每处每年修金二十八两,聘请学师,会同学官培养、遴选敦品生员。此五处义学学生各有三十多人,颇称济济。其教材和教法与私塾相近,义学强调子弟赴学读书,除识字外,特别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的道理,规定每月逢朔望三八(即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初八、十八、廿八日)为宣讲“圣谕”日,在有义学的乡村家祠内宣讲圣谕及各种善书,以资劝导。这表明清代的教育重“道德”、重“修身”,对学生施以封建的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教化。

私塾  私塾是私家所设的书塾,由民间自办。除塾师自办者外,私塾的塾师由东家或校董会聘用。私塾历史久远,始于春秋,盛于汉。清代,陆丰民间办了为数众多的私塾,其办学形式有四种:一是官宦富豪之家,高薪自聘名师,在家教导自已的子弟;二是塾师自办书斋,一般殷实人家,送子弟到塾师自设之学馆就学;三是家族主办,招收族内子弟入学;四是村落合办。私塾由一个塾师教几个或几十个年龄不等的门徒,年龄小者七、八岁,大者十七、十八岁。教授内容一般按如下次序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诗经》、《易经》、《左氏春秋》。此外,还选读一些杂书如《儿女经》、《孝经》、《增广贤文》、《千家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

清代,私塾遍布陆丰城乡。今遗址犹在,尚可查考的有东海的“云喦书屋”、桥冲大塘村的“龠灵居”和“漱芳斋”、潭西的“果育轩”等,特简述于下:

“云喦书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间),是东海滘廪生黄运东自置,位于东海滘龙山南麓。曾在此任教的除黄运东外,尚有其子贡元黄礼卿,孙黄儒实,一门三代,兴学育人,传为佳话。此处花木葱笼,景色宜人,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每年来此求学的有几十个人,曾有几名考中秀才。该私塾至民国初期方停办。

“龠灵居”和“漱芳斋”为今桥冲镇大塘村卢氏族祖辈于清代所建的两所私塾。“龠灵居”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间),其规模为三间过座,屋前有庭院,门首上方塑有“龠灵居”三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间)曾改为武馆。“漱芳斋”建于清乾隆初期(1736年后),位于“龠灵居”西面,整座书斋的结构为四合院式,主座一厅四房,厅前有四方形拜亭,上方悬一匾,上书“漱芳斋”。厅堂上也悬一匾,上书“焕章”二字,堂中有孔子画像供奉祀。主座庭院建鱼池一口,池两端砌有花坛,春暖时节,百花盛开,满眼缤纷,芳香扑鼻。整座书斋面积约有六百五十多平方米,面前还置五亩多地的果林园,园中种满奇花异果,供师生课余憩息之所,并为书斋增添光采,可谓院容壮观,环境幽美。这所书斋置有儒租,供塾师之束修及生员赴考之用。书塾所聘塾师大多是有名望的举人、贡生等,如五云洞(今揭西县五云镇)举人彭如干、葵潭(今惠来县葵潭镇)举人邬士煌都曾于此任教,并留有遗墨。来此读书的除大塘卢氏族子弟外,还有邻村的学子,其中有些人后来成为举人、贡生、廪生等,桃李芬芳。

“果育轩”位于今潭西镇上埔村,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遗址尚存。留有孔子画像及道光四年贡元林长修撰写的“新建果育轩示后记”碑文。

清代陆丰县之私塾,除上述几所之外,知名的还有下列各私塾:

甲子的挹奎斋(李姓私塾)、采芝斋(刘姓私塾)、青螺斋(刘姓私塾)、红鹅斋(李姓私塾)。

南塘的欧氏书房(乾隆年间创办)。

博美的书房仔(光绪年间创办,林奕桂曾在此执教)。

碣北(今碣石)的园林轩。

陂洋的下书房学馆(设在陂沟)、傅代公学馆(设在龙潭)。

河西的四古堂(设在石头山村)、克明斋(设在官田村)、济阳书院(设在官田村)、后坑私塾、新围私塾、汾河私塾、大务私塾。

西南的西山私塾、石崀私塾、青塘私塾。

上英的南华学堂(设在上英村)、蔚文学堂(设在笏底村)。

湖东的刘氏祖祠私塾、詹氏祖祠私塾、许氏祖祠私塾。

甲西的红鹅书房(设在新寨)、墨稼山房(设在博社)。

大安的石寨私塾、大安圩私塾、博联私塾。

城东的淡水私塾、军潭私塾、高美私塾、东埔私塾。

河东的后坎私塾。

八万的现龙轩、龟山书院。

螺溪的友竹山房、养正斋、里化轩、育英书院、竹溪书院、复初书院。

上护的大同私塾。

南万的万輋私塾(由三个村联办)、万全私塾、振南私塾。

清朝以科举取士,学校与科举相辅而行。以“忠君、尊孔”为教育宗旨。为达此目的,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封建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为中心,教材以儒家经典为主。在学校管理方面,各级教育机构都制订学规、条约,用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清雍正九年(1731年)陆丰置县后,执行顺治九年(1652年)礼部颁布的“谟训”,并将其勒刻,立卧碑于县学明伦堂之左,晓示生员,教化学生。书院也都列有学规、条约,管理学生,治理院务。

现将顺治九年(1652年),礼部颁布的“谟训”教条内容抄录于下:

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

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许干与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辨难,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情。

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言建白,以违制黜革治罪。

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废科举  创新学

殆至鸦片战争以后,西化教育思想逐渐东入,许多有识之士日感科举之毒甚深,纷纷上奏朝廷,要求废除科举,兴新学(兴办新型学校)。清光绪帝遂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继而清政府成立“学部”,统辖全国教育,并由学部公布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废科举后,陆丰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应改革,裁撤训导、教谕,设立学务委员会,不久改设学务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改学务局为劝学所。劝学所设劝学总董一人,劝学员若干人。自此,陆丰开始有教育行政的专管机构。

废科举后,陆丰于光绪三十二年才开始“创新学”办学堂,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5年,宣统年间改为4年)和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时县城的龙山书院改为“龙山高等小学堂”,圭山书院改为西小学,东门设东小学(清代陆丰还没有中学教育,至1924年才开始办中学)。在小学堂设堂长,主管学堂全面工作。学习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格致(自然科学知识)、算学、博物、理化、图画、法制与财政、手工、体操等。而私塾没有固定学制,教材仍以“四书”、“五经”为主,特别注重朗读、背诵和习字。

创办新学堂急需一批有新思想新学识的教师,于是,作为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便应运而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龙山高等小学堂附设一年制的师范讲习所,为陆丰师范教育之始。该讲习所每期办一个班,总计在该所毕业者有100多人,解决了当时陆丰发展小学教育而师资奇缺的问题。但是,陆丰“创新学”发展缓慢,小学堂为数不多。据《广东教育官报》记载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陆丰县设有高等小学堂1所,即龙山高等小学堂,学生56人;初等小学堂6所,分别是东海滘(今东海镇)的东小学和西小学、碣石镇的广德学堂,河口乡(今陆河县河口镇)的文祠学堂,西山乡的上苍学堂和南山学堂,学生共246人。当年,全县公办小学堂教员共13人,其中龙山高等小学堂教员3名,有2名是师范毕业生;6所初等小学堂共有教员10名,有8名是师范毕业生。甲秀书院则至宣统二年(1910年)才改为“甲子高等小学堂”。宣统年间,陆丰“新学”已有所发展,全县增设了十几所初等小学堂,但私塾仍遍布城乡,约有60多所,形成“新学”(新学堂)与“旧学”(私塾)并举发展的局面。

附:清代陆丰县教谕、训导名录

1

2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