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海陆丰水上渔民的历史探源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苏香

近来应有关部门之邀,开展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文史资料工作,在调查搜集当地水上渔民的历史资料过程中,不时听当地人说“海陆丰水上渔民先祖是‘蒙古元番人’,是元末的残余败将……”历史,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海陆丰水上渔民由于旧时生活居在水里,文化缺乏,生活贫困,没法确切记录其谱系发展脉络,因而使其历史背景变得扑塑迷离,群说不一。带此谜团,本人查阅了诸多史实文献,多次探访渔民老前辈,方知传闻不确。

那么,他们究竟根植何地?源于何方?是否就像当地人传说的,他们的历史只锁定于元末?让我们翻开历史篇章,追溯到远古时代江南越族历史和历代战乱变迁过程,可探其源。

一、百越人暨疍民的历史沿革

据我国东南沿海一些遗址出土的石棒、鱼石坠、鱼兽骨、贝壳、谷壳等物考,远古时代的海陆丰,早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了。他们纹身断发,善倚舟楫,熟习水性,傍海而作,依水而居,以渔猎晒盐为业,这些生活环境与“水”息息相关的古先民,史书称“百越人”或“越族人”。古越族先人在南方辛勤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海洋文化和稻作文化,他们是世界唯一的海洋民族和航海专家。那么,旧时同样居于水里的东南沿海渔民是不是与他们有一定的渊源呢?熟悉华南文化的人都知道,渔民旧称“蛋民”或“蛋家人”。清朝学者屈大钧在《广东新语》说:“真粤(越)人,则今之瑶、僮、黎、疍诸族是也”。由此可知,这些居于水上的沿海渔民与古越族人息息相关,关联密切,他们是南方百越族人在经历历代战争后演化而成的疍民后裔。

百越族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一个最古老的民族,最早一支始于春秋时的“于越”,即越国的前身,而“于越”原是夏朝的一个诸侯国,第一代越侯无余是夏朝少康帝之庶子。据史书记载,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夏朝少康帝把庶子无余册封在会稽,主持祀禹陵墓,并统领越族人民建立起越国。历经几十代后,传至勾践,称为越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

公元前355年,越灭隶楚,越国贵族子孙散居江南沿海,将大禹“姒”姓改为邹、骆、瓯、夏侯等姓,构成百越族,百越之称始于此。由于百越支系繁多,便各自为政,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和东南亚诸国境内,主要支系有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缜越等之分。其中西瓯分布在今广西,南越分布在广东,东瓯、于越分布在浙江,闽越分布在福建。《汉书·地理志》言:“自交趾(越南)至会稽(今浙江),七八千里,百越杂处”。

百越族在南方刀耕火种,固守着原始的渔猎生活方式,又以盛产黄金、渔米畜盐、犀角、翡翠、珠玑奇宝而驰名于世,然而也正因此,引起中原统治者的垂涎而招致灭族之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利越之犀角、翡翠、珠玑,乃使屠睢发卒50万”,向南方百越人民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越族人民虽强烈抵抗,但惨遭大量杀戮后,仍以败失告终。百越败亡后,岭南遂被列入中原版图,成为受秦统治的象、桂林、南海三郡,是时海陆丰隶属南海郡。岭南破败后,成千上万的越人无家可归,纷纷逃窜于江河、海上,过起浮舟泛宅的生活,见《淮南子》叙:“越人皆入丛薄中,……莫肯为秦虏”。这些潜入江湖丛薄的越(粤)人便是最初的水上居民,史称疍民。

自秦统一岭南后,百族政治局势一直处于动荡分散状态。至秦末,中原大乱,吴越百姓恨秦灭国之仇,揭竿起义,扶汉灭秦,帮助刘邦建立起汉王朝。因扶汉有功,勾践后裔先后被汉册封为异姓王,其中无诸封为闽越王(以今福建福州为中心),邹繇封为东瓯王(以浙江温州为中心),馀善为东越王(以浙江、福建沿海为中心),原秦朝遗臣赵佗为南越王(以广州番禺为中心)……至此百越始得复兴。但闽越王无诸死后,百越又内讧叠起,战端频生。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方四小国发生内讧,南越首发内乱,东越王馀善借机兴兵,想夺回广东潮梅地区和浙江温州等地(广东潮汕海陆丰、梅州和浙江温州原属闽越地,后划封给南越和东瓯),故“馀善以助汉讨南越为名,兵到揭阳,以风波未解,逗留不进。”汉武帝派兵平南,火烧闽越、南越两城,攻陷番禺(广州),杀死东越王馀善,闽越人民被迁往内陆(今安徽省),南越王建德率越人40万归汉,南越国丞相吕嘉率余部几百人逃往海上……从此,百越归汉。此次战争,又迫使大量越民纷纷离开陆上家园,再次下海逃生。

越族自夏朝无余建立政权至汉亡,历经二千五百七十年传国史,太史公在《史记·东越列传》中赞曰:“越(粤)虽蛮夷,他的先祖难道对民众曾经有过很大的功德?不然,为何世代相传得那么久远?……大概就是大禹所留下的功德吧”。但后经复魏晋南北朝,越族已日渐式微,至北宋仁宗年间(即1023—1063年),由侬智高率起的越人余部在两广起义失败后,越族濒临绝亡。后随北方汉人的大举南迁,汉越杂处,越人汉化,岭南遂成为以汉人为主导的群族,“越族”改为“汉族”,“越”字也改为“粤”字。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海丰县有纳税主户(越民)1878户,客户(北方汉人)7186户,由此可知,宋时,海陆丰的北方移民已远超本地越民数倍。至明朝,越人基本被汉化,其中部分未被汉化仍保持越民遗风者,便演化成今壮、苗、瑶、黎等少数民族;而逃上山和潜下海者,也演化成后来的畲民和疍民,即所谓的“上山为畲,下海为疍”。

从历代战史可知,疍民不是天生居于水里,而是被迫下水的越族遗裔,初始于秦汉时期,而历代战争,是迫使他们下海为疍的主要因素。据《广东通志》说,晋时统计,广东不宾服秦汉统治的越民,下海的民众就有5万人之多,可见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同时,历代北方汉人的大量南迁也是致使他们失去陆上家园的另一原因,从魏晋南北朝起,北方汉人为逃战祸,南迁已成高潮,疍民为避开北方汉人的侵扰,纷纷离开陆上故土,移居水里。

二、海陆丰水上渔民祖源

从历代战史溯源得知,古越族是疍民的老祖宗,但越族支系繁多,作为古越族后裔的海陆丰疍民又源于何系?根据有关史料和田野调查表明:汕尾市区说粤语的“红卫渔民”是百越族中西瓯和南越遗留下来的后裔,主要从广西、港澳和珠三角等地迁至,有张、陈、石、布、梁、吴等六姓,他们旧时所居船只称为“连家船”。而讲闽南话的渔民即是东瓯和闽越的后裔,所居船只称为“瓯船”,主要有徐、钟、苏、石、蔡、李、郭七姓,他们属同宗异源,皆百越族一脉相承的遗裔,是清屈大钧所说的岭南真正越(粤)人。

笔者据疍户的语言特点、生活习性和地理位置溯源,海陆丰当地人把讲闽南话的渔民称为“瓯船”,其实,“瓯船”是浙江一种船艇名称,并非群族称呼。其船船体轻巧耐用,适合海上作业居家。船身名称与陆屋相似,陆屋有三间二伸手之分,船身也有:“船头、龙宫、中仓、官厅、内肚、臭仓、尾楼”之称。其中“船头”和“龙宫”是圣洁之处,贴神像、供神龛、漆红油,状似龙头;“中仓”、“官厅”是会客之所;“内肚”为卧室;“臭仓”、“尾楼”是堆放杂物和煮饭的地方。又因“瓯”是浙江温州简称,为区别西瓯,称为“东瓯”。海陆丰地区讲闽南话的渔民因源于浙江东瓯,又居于船艇,故被引伸称为“瓯船”。今浙江《东瓯文史》中有“瓯在海中居”记载,仍有“瓯人”、“瓯海人”之称。清袁衔曾诗云浙江景宁县船只:“瓯船张风帆,来去如凫翳”。由此确信,海陆丰讲闽南话的水上渔民祖藉是浙江无疑,当地人传说他们是“蒙古元番人”,纯属误传。

我们再从他们之间的语言和习俗探索,海陆丰水上渔民说话所带的“呢喃腔”,也属典型的“古吴越口音”遗迹流露,其语言特点与温州语有诸多相同之处,如海陆丰渔民称“下饭菜”为“配”、“早晨”为“天光”、“结巴”为“大舌”等,都与温州语相同,且海陆丰渔民与今温州某些地区都讲闽南话。另外,从穿戴方面看,他们之间也有相同的遗迹可循。解放初期,水上渔民春节祀祖女主人必穿“蓝围裙”,以遵祖俗,而现在的浙江温州人也仍以“蓝花布”为吉祥物。海陆丰旧时男性疍民的穿戴装饰特点是对襟衣,开左襟。《史记·赵世家》说:“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海陆丰疍民操闽南话,承闽越俗,以蛇(龙)为腾图,自称“龙种”,以舟为室,称为“龙户”。其俗好歌善舞,崇神敬佛,据史书记载,东瓯也“巫风渎祀”,神事盛行,两者崇神遗风颇同。又据说今民间流传的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和新年“炊甜粿”都是他们祀祖流传下来的风俗,现海陆丰地区流行的“二骨葬”也是承传他们(百越)的白事习俗,原陆上汉人(南迁的北方汉人)没有此俗。

再从历时看,汉高祖时,东瓯王邹繇原为闽越君(浙江南部原属古闽越地),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东瓯从闽越分出来,建立东瓯国。邹繇因扶汉有功,被汉册封为东瓯王,世人称为东海王,辖地即今浙江温州、台州、丽水、处州等地。后因遭闽越搔扰,东瓯王率民4万内迁江淮(即今安微省)。期间部分不愿背井离乡之民,仍留岛生活,后组成船队,随瓯江流域迁至现广东海陆丰沿海地区。据《惠州府志》言:“厥祖被干戈所扰,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居于舟”,故今其后裔遍布于汕尾港口、海丰后门、马宫、小漠、红海湾及陆丰甲子、碣石、湖东、乌坎、金厢等沿海地区是矣。另据《潮阳县志》考证:“东晋安元年(公元397年)……疍民渡海至潮汕(海陆)地区,以捕鱼为生”。以此推算,疍民到达海陆丰地区,至少也有1600多年历史,何止于宋元?因此说,海陆丰疍民应是海陆丰地区最早的古先民。“瓯船”渔民的祖源应是古越族东瓯人,也称瓯越人,是越王勾践第七世族孙东瓯王邹繇的后裔,他们与陆上汉人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水上渔民的近代史

海陆丰水上渔民是旧时疍民后裔,他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性群体,千百年的海上扬帆和忍辱负重,使他们养成了一种刻苦耐劳,自尊自强,勇于拼搏的个性。自明清以来的几次海上战争,在滔滔江海水中,不知渗透多少渔民鲜血?葬丧多少渔民生命?

海陆丰老辈人都在传述:明时,海陆丰沿海地区倭寇出没,百姓深受其害,以捕鱼为生的甲子和碣石渔民,纷纷将渔艇改为战艇,当起戌守港口,抗击倭寇的职责。清时的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和1909年日本侵略东沙群岛战争,就有成千上万的疍民组成水师,出海抗敌,从而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对外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东沙群岛位于香港东南方,是现陆丰甲子和碣石的前沿海岸线,当地渔民称为“月牙岛”。

在近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颇有影响的东江纵队和琼崖游击队伍,也有水上一族组成的一支精锐队伍,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日救国中去。解放前夕,共产党领导人在海上多次召开秘密会议,水上人家经常担任掩护和接送。因此说,抗战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水上渔民也作出相当的贡献。然而,由于解放初期他们文化缺乏,生活贫困,其辉煌的一页往往重遭历史淹没。

直至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各地渔区进行了民主改革,海陆丰沿海各渔区相应建立了渔业生产队和渔民协会,政府兴建了渔民新村,他们才迁往陆地,结束了千百年来惨遭世人欺凌和诽谤的苦难生活,终于获得了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融入了新社会。党和政府在短暂时间内解决了一个历时千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件了不起的历史功绩。解放后的渔民,他们发挥其祖业优势,开拓捕涝、养殖、运输等海洋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渔民后代从原先单一的水上职业转向渔、商、工、学并举,为海陆丰新时代渔业的发展和社会和谐谱写出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据统计,目前岭南地区的渔民有900万之众,海陆丰有10万人之多,占全汕尾人口的3%。

参考文献:

1、《史记》、《简明历史手册》

2、《浙江绍兴文史》、《东瓯文史》

3、《广东通志》、《广东历史》

4、《潮阳县志》

5、《福建文史》

6、《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于各民族》等。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