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坎钟山搜奇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郑少笑

在陆城东北侧河东镇境内,一山如巨钟罩地,名曰坎钟山。

登临坎钟山,俯瞰大地,烟波浩渺,良田万顷,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形成一个高山绿地,气候冬暖夏冷,十分宜人。满山遍野草木葱郁,四季野花争妍斗艳,山间飞禽走兽出没。一年四季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暮霭晨雾,若隐若现,奇幻百出,宛若仙境。

清晨,当陆城还笼罩在雾霭中的时候,坎钟山已迎来了万道金光。远远一看,犹如矗立在烟云弥漫的大海中的一个岛屿,别有一番情趣,令人陶醉。游人若在此时登上山巅,观赏日出,更是云蒸霞蔚,犹入仙境一般。一轮朝阳,冉冉升起。在雾霭的笼罩下,其姿态宛如仙女浴毕,披纱而出,轻飘逸然,美不胜收。乌瞰山下,更具诗情画意:远处青山,一抹而过,逶迤绵亘,细浪翻腾;朵朵白云,悠然飘过,令人赞叹不已。当雾蔼消退,但见田野无垠,碧波翻滚,四周村舍市镇,尽收眼底,房屋鳞次栉比,姿态万千。

要是在夕阳西下之时,那宛如版画的“夕照图”,更叫人为之倾倒。一抹夕照,坎钟山金光闪闪,山上的古柏苍松,向阳的一面呈紫红色,背阳的一面呈绿墨色,在徐徐山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晃,更是五光十色、叫人感到眼花缭乱,动人心弦。

坎钟山峻险奇秀,古往今来,吸引着众多的猎奇探险者前去登临。1974年,陆丰德高望重的文化人、原龙山中学庄秉心校长特意组织了龙山中学部分老师登上坎钟山绝顶,说“一尝前愿”,斌词《柳梢春》一首,留下了“……绝顶迎风,萧萧劲气,一块胸襟”之句。

坎钟山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坎钟山高300多米,东、西、南三面悬崖峭壁,只有西面坡度小些,但山面折拱起几道尖削的峰背。远远看去犹如双龙逶延而下,峰背与峰背之间坑道深邃,风化岩石斑驳错节。锋利如剑的“剑芒”丛生其间。山顶峰上一块约一亩宽阔的偏平地.东侧尽头处伸出一决巨石,悬石下花岗岩石层叠,百孔千疮。主峰南北方向紧挨着连绵起伏的无数山峦,形成了长达200多公里的一道巨幅屏嶂。

明末清初,抗清义军四起,碣石卫总兵苏成、苏利,竖起抗清大旗,义军部队被百姓称为“老苏兵”。为防清兵切断海上退路,苏军将大本营从碣石卫移至坎钟山上,从西面山背劈出一条羊肠小道通往顶峰。危道十分狭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苏军还在海丰可塘狼牙山麓筑起营寨,与义军据守的碣石卫和捷胜所形成海陆防线。有一次,义军寡不敌众,退守坎钟山,清兵追围不得,就用断绝山上用水困死老苏兵。几天后义军危急,老苏急中生智,命士兵拉尿湿裤子晾晒于山顶。清兵误以为山上水源充足,中计撒围。老苏兵随兴师南海边,民间留下了“老苏尿裤退敌兵”的美谈。

旧时的坎钟山,地处偏僻,人烟罕至,自从老苏兵打开坎钟山危道后,才陆续有捕猎、采药者的足迹。但偶尔光临的人们卯(时)前、申(时)后绝不敢在此多逗留片刻。山顶悬崖巨石层叠,崖石风蚀,百孔千疮,是野生蜜蜂的天然窝巢,常年有蜜汁从石缝中溢出。石缝间荆棘藤蔓横竖网织,灌木盘根错节,马蜂窝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其间。过去曾有人来到岩下探险,但见荆藤封道,丛林蔽日,猛兽、巨蟒龀牙咧齿,成群的“山雕”俯冲嘶鸣,吓得抱头逃窜。

坎钟山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坑道叫南蛇坑,靠近坎钟山一端是秋冬村,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民生较为困苦。清代年间,有一陈姓豪富财主到此放高利贷,每到收获时节便来收谷物抵债。有一年因灾害欠收,佃农们交不出稻谷,苦苦哀求,财主却死死相迫,说不交出谷子就要“掠人”告官。

就在这时,人群中跳出一名壮汉顶了财主。财主怒叱:你叫什么?那来的狗胆!”汉子上前道:“叫赖好汉”。“哈,好汉?你好汉敢上坎钟山?”财主存心狼毒,想激怒汉子上坎钟山去喂野兽。

岂料那汉子毫不惧怕:“我敢上坎钟山,你敢不收今年的稻谷?”财主无奈,只好以取回坎钟山上的马蜂窝为证,下了赌注。

汉子二话没说便朝山上而去。

下午,只见赖好汉光着背,手棒着用上衣裹成的大包袱出现在人们面前。财主见状大叱:“大胆奴才,马蜂窝在何处?”赖好汉猛地上前掀开包袱,只见马蜂一哄而上,把财主螯的连跳带哭,只恨他娘只生了两条腿!

奇事无独有偶。

某年,在坎钟山北边的大屯村,有一位自称为青草医生的人,上山扒挖根茎草药,在坎钟山下无意中扒出一颗大头颅骨,惊愕之下把它摆回原地,心神不定地回了家,总是睡不上觉,思忖着如何妥当处置这件事。

第二天,他生出一计,扬言昨晚仙人托梦与他,坎钟山下埋着一大缸白银,若愿跟我上山寻找者,以人数多少平均分得。村民们半信半疑,询问全村200多人口如何分法?最后协定,按照全村人口平均分银,每户一人上山寻宝去。结果众人掏出一颗大人头骨,太阳穴上还穿着一枚三寸多长的铜质箭头。

人们惊呆了!

还是草医有高论:我们遇上古人是好事,钱银是小事,现在收埋圣人骸骨才是大事,虔诚的村民们于是按照原来平均分银的人口数平均集资收埋骷髅,并且为它造了新坟,逢年过节,便来此焚香叩拜。至今大屯村山坡上新坟犹在。坎钟山曾是古战场,骨主是当年战死的将士。

坎钟山是附近居民的生活靠山。果品、药材、木材,还有山下黄土地上世代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谷物。近年来,随着陆丰市委市政府公路大会战的实施,秋冬公路也己临山麓,人们登临可以省很多脚力,也比过去安全快捷得多。坎钟山不像过去那么荒野、僻远了,林场、果场、牧场、花岗岩开采场,在坎钟山下四周星罗棋布,频繁作业,来往的人多了,丛林荆蔓渐疏,现在除在山坳里偶尔可见到野猪、山鸡、野兔行踪外,猛兽、蟒蛇之类己无踪迹。如果不是人为过分开采、砍伐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坎钟山永远是取用不尽的一座宝山!

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坎钟山下诞生了陆丰第一所大学——陆丰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批批人才从这里走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谢非生前秘书、现任河源市委书记的陈建华当年就是在这里毕业。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