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四百载古村寨秀美如画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20 发布者: 字体: | |

——记陆丰一处珍稀的“七包三”古民居“通德里

 吴志跃

陆丰常见的古民居有“三间齐头”、“三间二伸手”,大型一点的有“四点金”、“前三后三倒反照”、“五马拉车”等等。在选定这其中的一款建筑设计造型之后,依据建设的用地空间来决定建设的尺寸,地方宽阔、步井尺寸就大点。但不论大小,建成后都离不开这些特定的格局。近日笔者发现有一处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30年),仿江浙一带汉文化传统的“七包三”建筑格局,位于陆丰市东海镇红光寨仔村的“通德里”,即金钗桥下游约300米的东河东岸边。坐西向东,占地3000多平方米。谁建的?建来何用?已近400年风雨何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话说明朝末年,朝纲不振,匪患四起。世居福建漳浦旧镇的郑瑞然扶老携幼到广东陆丰这一远离兵乱的南国边陲开基。瑞然是精明的生意人,看中东海滘这一水陆交通便利的经商宝地,先在现南堤区的大道宫(当时东海滘人流最旺的商贸中心)附近定基、经商做买卖,他忠厚待人、诚信经商,很快生意就打开局面,做起长途批发的大买卖。这就需要仓库备用,当时的螺河主河道穿绕东海,舢板船上可通河田,下可通到乌坎港出海远航,河边略为修整都能成为简易的货运码头。于是他在东海滘闹市附近的金钗桥下的河边买了一大片土地作简易仓库。就是现“通德里”的位置。

随着生意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儿孙长大接上手,这生意更是如日中天。据“通德里”的长者介绍,这个地方当时主要是作糖仓库,储藏本地冬季生产的蔗糖,然后在寨前的码头落船运到苏州、杭州一带销售,再从苏州、杭州带些丝绸布匹回来。从这样的经营方式看,这个仓库就不仅是储糖,还有布匹及其他货物,还有一些为仓库服务和保卫的人员。已初具有民居的雏形。

将这一仓库建成“七包三”的城寨得提到寨仔村开基祖,郑瑞然的曾孙郑智忠。

智忠自幼聪慧,十多岁就经常随船押货远走苏州、杭州。在苏州、杭州也有自己的铺号、货栈和帮工。有一日智忠少爷带几个帮工、随从到杭州大街的酒店吃饭。叫随从带上从家乡带来的鱿鱼,来到酒店借个炭炉烤后在那里喝茶品尝。这金厢的鱿鱼就是与众不同,文火烤后香得诱人,再加智忠少爷一表人才,且是外地口音。引来邻桌一位食客好奇的过来搭讪。几句“兄台”“幸会”的客套话未说完,这食客就伸手抓那桌上的鱿鱼。智忠少爷虽然年轻,但江湖阅历丰富,观此客相貌堂堂,声如宏钟,虽便装简从,智忠少爷也心知他是人中豪杰,两人说话很投缘,于是重新上酒添菜,再烤几个鱿片,掌灯畅饮。称兄道弟,相见恨晚。

几个月后,这食客径直来到智忠少爷的货栈,照样烤鱿鱼饮酒聊天。这回谈得更投机、更亲切。传说后来还结为金兰。这食客不是别人,正是天子乾隆爷!来与智忠少爷交朋友贪那口鱿鱼美味仅是一个托词,更重要的是通过智忠少爷了解南疆的风土人情、社会民生、边疆防务,帮助他制订治国安邦的方略。这也正是乾隆爷六次微服私访下江南的目的。后乾隆爷赐给郑智忠一个“大夫”的官名,他的生意也更火红。

生意做大了,配置设施当然要跟上。于是智忠少爷扩大、加固东海螺河边的仓库,也因为他经常出远门,见识广,谋划将仓库建成集居家、仓储、加工作坊,特别是防匪防劫多功能的居所。于是参照江浙一带汉文化传统的“七包三”建筑格局,耗重资进行建设。“七包三”的建筑特征是三进二天井,厚落七开间,前落三开间,两者以护龙及过水廊相接之格局,有如老人手抱儿孙之形态,意味承先启后,和睦团结之深意。据说,这一处建筑建了十多年!在400年前四周都是水洼、田园,无路可行的情况下,建设用的每一粒砂、每一匙土,每一块砖都要靠肩挑手搬,工作量是很浩繁的。

建成之后,将之名为“通德里”。这一名称的匾额近400年一直完好无损的挂在门前。

“通德里”这一名称有来历:出自东汉文学家北海太守孔融景仰郑玄(东汉著名经济学家)的学识和德行,名其居为“通德里”,名其门为“通德门”,后人以“通德”为堂号,表示继承与发扬郑玄的学识和德行。因此,荥阳郑氏好多宗族将自己的宗祠命名为“通德堂”。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镇城内村郑氏“通德堂”,因郑成功曾到“通德堂”郑氏宗祠上香认亲而出名。旧镇“通德堂”,肇基祖为郑光德,传衍至今已是二十三代。郑智忠乃福建旧镇郑氏分支出来的裔孙,将这一处他最中意的房舍取名“通德里”有敬祖追远之深意。

近400年来郑氏一族在这里繁衍,改革开放前郑氏一族全在“通德里”居住。因居家的需要,将空地建成房子,破坏了原来的格局,给人家的印象好象是七十二家房客。改革开放后,郑氏族人大多迁出另建新居。现郑智忠传下裔孙已二千多人。而仍在“通德里”内居住的已很少了。

也正因为住户少了,一些乱搭的房子拆除了,“通德里”才逐渐恢复它原来的格局和面貌:坐西向东,南北走向围墙长60多米,东西走向围墙长50多米,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围墙灰砂土夯筑,高近5米,厚约80公分,只有一个向东的大门,传说西面原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门,以备不测之需,但不知何时已堵住,现连痕迹都找不到了。外观看起来就是一座坚固的城寨,因规模小点,故俗称“寨仔”,这一名称一直叫到现在,正名“通德里”倒无人叫了。

踏进寨门是一个大圹町,约有800平方米,可作晒谷町;大町进去是三间齐头阔厅,互不相通;阔厅之后是天井,天井相通,天井之后是正厅,中间一间作家祠,两侧的作议事厅,据说改革开放前,除了正厅,其他地方都让寨内的村民作住家,当时在里面住了400多人。这是中轴线的结构,其他地方是四周寨墙边建厝,一边七间,寨门内两侧也建厝,这些房子当年可能是仓库,但也可以居家。寨内有两口水井,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很整洁。寨门一关谁都进不来。是一个集居家、仓储,可防兵患匪乱的坚固城寨。

“通德里”近400年来均是郑智忠后裔在那里居住,因此,它是村庄,也是一个家庭。保留有其他邻村所没有的风俗。一是新媳妇大年三十夜到全乡的长辈家敬茶,也包括与丈夫同辈的。几乎是全乡里敬茶。这一习俗随着村民大多到寨外建新居而有改革。现在是新媳妇三十夜敬茶限于“五福内”,即同一个高曾祖传下的家族长辈。不管在东海哪一地方居住,新婚夫妇都要到长辈家敬茶。另一个风俗是彩灯,上一年有添男丁的家庭正月要彩一席彩灯挂在偏厅中,(“七包三”整座建筑中心位置有三间厅,中间一间是正厅,供奉祖先神位,两边二间是偏厅,平时是各房宗亲议事的地方。)这一个大房系如果上一年只有一户添丁,那么“彩灯”就由他一户独资负责,如果是三户、四户都有添丁,那就大家摊派。灯很美,彩好后先挂在寨门内厅中,到正月十五“开灯”了,才移至偏厅。这一席灯挂一年,到第二年才换挂新的“彩灯”。

走进“通德里”,不论是其古朴的建筑,还是一家一姓成一村和睦相敬的风俗习惯,处处都留下美的享受。

“通德里”里面的建设工艺精湛,家祠的神龛雕花琢鸟镶板金,近400年不脱落,完好如新。大大小小的屏风也很精美。走进“通德里”宛如走进乾隆盛世的苏杭庭院。

2014年初,通德里已被陆丰市指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